废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探讨

时间:2022-08-01 09:50:15

废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探讨

【摘 要】结合废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实际;对监测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分期阶段性对废水处理设施验收开展监测工作,以提高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工作的可靠性。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废水;验收监测;分期;原因;实施方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保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3号令)的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管理方式。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书(表)、登记表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企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技术依据,是企业或区域制定总量控制指标的依据,是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保证。做好验收监测工作,对预防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l、问题的提出

环境监测工作是使用数据书写历史的。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任务量越来越多,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对于环境监测工作能力是个挑战。在对废水处理设施验收监测工作中,探索分接到建设项目的核准试生产报告后、正式组织验收监测时、发验收监测报告之前三个阶段,开展前、中、后期监测,以期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监测的排污状况,提高“三同时”竣工验收监测报告的服务效能。

2、选择废水处理设施分期监测的原因

2.1废水处理设施的普遍性

有些建设项目根据项目的特性,做到将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还有数量不少的建设项目,在生产中需要将废水对外排放。

2.2废水处理设施的可操作性

采集样品时,废水水样相对易操作,不需动用较多的人员和仪器设备,能够达到出其不意、乘其不备真实获得现场第一手资料的效果。

2.3废水处理设施的特殊性

废水处理工程是达标排放工程,部分设计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为早日通过验收,参与或授意采用非正常手段,影响验收监测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作假手段多且繁杂。常见的几种方式有:一是掺水稀释,有些处理工艺加清水是正常的,如气浮工艺、高盐或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但是部分调试人员却乘机加入大量清水,达到稀释污染物目的;二是不进水,曝气正常进行,生产废水不进入,以获提高处理率的良好效果;三是放清水,基建施工时预置暗管和切换阀门,将大量清水混入处理系统,使监测结果失实;四是调包,趁采样人员不注意或检查设施运转、监测流量时,采取换样、掺水等非正常手段;五是现场监测工作的不规范性,如一人单独采样、采样时马虎、样品随意放置等。

3、选择废水处理设施分期监测的实施方案

废水处理设施开展分期监测,监测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技术规定和实施细则,必须事先认真研究工艺流程,提高科学识别能力与判断能力,及时反馈信息,把好质控关。

3.1采样时段,具体采样监测中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次,采样时间为接到环境管理审批部门转来(或建设方送来)建设项目环保核准试生产报告,安排采样人员随机采集水样,现场加采不低于10%的平行样和加标样,做好质控。所获得的第一批数据为前期数据,称为参考监测数据。

第二次,采样时间为受理委托监测,正式组织验收监测时,按核准的验收监测方案要求采集水样分析后,所获得的第二批数据作为验收监测报告中主要评价的依据,称为验收监测数据。

第三次,采样时间为在组织验收监测结束后,正式验收监测报告发出之前,再次随机采样抽查,所获得的第三批数据为“回马枪”数据,称为备查监测数据。

三个阶段采样监测的采样人员、采样点位完全一致,严格执行技术标准规范。

3.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主要选择总量控制因子、特征污染因子以及常规污染因子等重要的控制指标,如COD(化学需氧量,以下同)、NH3-N(氨氮,以下同)等。

3.3监测数据的应用与评价

随机选择对3家企业废水处理设施验收进行前、中、后三期监测COD、NH3-N的数据,统计后列于表1中。

由表1的18组数据分析发现,废水处理设施验收前、中、后三期监测结果差异不可忽视,前、后期监测数据全部高于验收监测时数据,增幅范围4%~81%。正测数据没有超过标准限值,但首次监测和后期监测有明显的超标排污行为迹象。如在COD的监测中,监测数据9组,超标2组;在对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NH3-N项目监测时,NH3-N的标准限值为小于或等于25.0mg/L,三组数据中的首次数据为27.5mg/L、验收时数据为23.0mg/L、后期数据32.8mg/L,存在2次超标,超标率为66.7%。表前、后期监测与验收监测结果出入较大,则警示验收监测时可能存在作弊行为,或者是操作人员还没有完全掌握操作的技术要领,如污水处理时菌种投放的数量、时间是否满足要求,絮凝剂添加的量等需要认真对待。在编制验收监测报告时,对于验收监测时的超标数据客观的列在报告中,前、后期监测数据以附录形式列于正式验收监测报告之后;对于超标率高于20%的项目,有必要告知业主,再行复测或重测;对于三次的监测结果基本相符,则说明正式组织验收监测时数据可信,验收监测结沦依次进行评价。

4、分析

废水处理设施验收进行前、中、后三期监测。首先,前、后两次监测不是全项目监测,而是在总量控制因子、特征污染因子以及常规污染因子中选择某几项重要的控制指标,如COD、NH3-N等采样分析,由此而增加的成本和工作量监测站能够承受,对于加强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衡量污染物治理设施的治理效果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第二,不搭车收费,是免费的义务监测和提醒监测,后期监测也是重要的监督性监测。首次监测业主较欢迎,即使结果不反馈给业主,业主也主动咨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树立威信。尽管后期监测有部分业主表现出逆反情绪,但在事实面前也口服心服。

5、结论

开展废水处理设施前、中、后三期监测,能提高验收监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效果。随着环境监管的深化和加强,工作中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研究、探索,促进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75―80.

[2]赵文平.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时的环境管理检查[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3]薛宇浩.废水处理设施验收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

[4]雷晓玲,赵雅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J]. 环境研究与监测,2007.

上一篇:变压器事故跳闸的处理要求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的可靠性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