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01 07:26:54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实现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有一些历史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新思路和创新的新理念:教学目标从旧大纲的知识技能转向了“三维”目标,这是在新的历史课程改革的新突破。然而,我在研读历史新课标、观摩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以及在历史教学活动中,针对历史教学的一些误区和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你考什么教师教什么,教师只注重教教材;教师满堂灌,学生缺乏活动空间。因此,有效历史教学将是我在有中国历史课堂教学急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为此,在历史课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重视历史

在有些学生的思维里,学生对历史学科有着偏见。往往被认为是门“副科”“小学科”,很多学校历史课所占课时往往不足,而且课程大多安排在学生容易疲劳的下午。在这种安排下,教师也放松了对历史课程的教学研究,上课时将主要内容灌输给学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支配。有的学生把历史课上成自己的消遣课,有的学生把历史课当做其他学科的自习课,更有甚者把历史课上成休息课。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都越来越没有上课的兴趣和激情,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过分注重历史成绩,忽视真实能力。今天的考评制度无论是对教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的评价都十分片面。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看考试时学生的成绩,看老师强调的重点是否背熟。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往往会将历史课放到一边,等到考试前夕,临时抱佛脚,将重点的条条框框背得滚瓜烂熟,由此胜券在握。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能力

历史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学活、用活,能够实际运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变换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向,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对历史现象或历史过程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高精度的提炼,以形成较强的迁移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设问的角度灵活,问题的答案多样,问题要具有迁移价值。引导学生常常以某个知识为辐射源,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去解决历史课上的问题。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疑、质疑,并在讨论、解题中运用横向、纵向的联想,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从不同角度去作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在求异思维中透过“迷雾”洞察一切,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初中历史教学中,善于联想,长于类比,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历史学科内的纵横联系,跨学科的交叉渗透,从而实现新旧知识的沟通,建构系统的知识网络,以此不断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从不同的方向、沿着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上去激发思维、认识全貌、获取知识,从而发展能力。加强引导学生养成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考虑问题的习惯,注意对历史发展演变中多种可能性的分析探求,从而避免造成认识的片面性和狭隘性。突破学生日常思维的局限,充分调动知识间的联想和迁移,使他们的思维善于向着各个方向进行辐射和发散。减少思维过程中的阻滞,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三、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历史教学

新课标教学理念提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首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情感教学。所谓“情感教学”,涉及到两方面的“情感”,一方面是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充分利用各种情感因素的促进作用,在僵硬的知识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用情感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有助于知识的吸收,从而使教学成果得到合理的优化;另一方面,学生接受了知识,会引起自身的情感共鸣,日积月累对于不同的事件会培养不同的合理的感情倾向,形成大众意义上的情感品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正常的发展,人格得到逐渐的健全。将情感教学的理念迁移到历史课中,就是历史课情感教学。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视点投在人的内心情感与精神的世界,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第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情感教学的理念;它规定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了解国情,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继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健全人格;还要求关注当今的国际形式和全球性的问题,比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观念等;历史学科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学科,情感教学的标准主要以这些考查内容为评价的标准;此外,将情感因素融入教学之中,能够使课堂更具人性化,形式方法也较灵活。进行历史课情感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对情感教育理论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且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一个具体的把握,结合历史科目的内容特点和学科要求,充分调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通过情感因素的带动作用,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能动性增强,学生将正确的情感取向融入对历史科目的认知过程中,借助历史的内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立足长远,从学生的前途发展出发,深挖教材、积极引导、不断探索,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历史教学行之有效地得以进行。

(作者单位:河南省扶沟县江村一中)

上一篇:2013安徽高考物理试题中的亮点赏析 下一篇: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迸发数学课堂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