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01 05:26:53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症(CP/CPPS)的效果。方法:收集哈医大一院门诊诊断为CP/CPPS符合研究标准患者45例。未经任何治疗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药物组、药物+生物反馈电刺激组每组15例,另单设一药物治疗无效组15例。后两组均采用Laborie-Urostym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每周5次,连续2周,药物+生物反馈电刺激组外加药物治疗,单纯药物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随诊一个月。治疗前后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分、尿流率检查。结果:单纯药物组和生物反馈+药物组治疗后NIH- CPSI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91-02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有资料显示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1]。前列腺炎患者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总数的8%-25%[1,2,3],在我国约占门诊总数的1/3左右[4]。CP/CPPS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学比较复杂,其中最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炎症、异常的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免疫异常和精神心理因素等的共同作用[5]。CP/CPPS的症状主要可能与骨盆底张力性肌痛(盆底肌习惯性挛缩和痉挛)相关[6],因此,减少盆底肌的痉挛对症状可能有缓解作用。我们应用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的方法治疗CP/CPPS,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选择: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008年10月一2009年10月泌尿外科门诊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45例。

1.1.2 病例分组:未经任何治疗的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和生物反馈电刺激+药物治疗组,每组15例,另单设药物治疗无效组15例。

1.1.3 主要仪器设备:加拿大Laborie公司提供的盆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型号为UROSTYM-TM。

1.2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药物+生物反馈电刺激组除应用药物治疗外还加用盆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治疗,而药物治疗无效组只应用盆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治疗。

1.3 疗效分析: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一个月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分、尿流率的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士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用 Spss 16.0统计软件包处理,以p

2结果

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记录。单纯药物组、生物反馈电刺激加药物组、生物反馈电刺激组治疗前后NIH-CPSI总评分; 三组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结果分析详述如下:

2.1NIH-CPSI总积分改变:两组治疗后的NIH-CPSI总积分均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 ),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2.2治疗前后尿流率的改变:两组治疗均能提高尿流率,但生物反馈电刺激组的疗效要优于单纯药物组,药物治疗无效组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后患者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提高(P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总评分

表2药物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后NIH-CPSI总评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尿流率

两组间治疗前最大尿流率比较P0.091 治疗后比较P0.001

两组间治疗前平均尿流率比较P0.610 治疗后比较P0.014

表4药物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后尿流率

说明:表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表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上CP/CPPS占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且以发病缓慢、病因学复杂、症状多样、病程迁延以及反复发作、经久难愈为特点,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前列腺炎中最为难以治疗的类型。常用的治疗仍然是以抗生素、a-受体阻滞剂、抗炎药为主的药物治疗,但其疗效不甚理想,仍有许多患者治疗不满意。

盆底张力性肌痛(盆底肌习惯性挛缩和痉挛)可能是CP/CPPS产生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7],因此,减少盆底肌的痉挛有助于缓解症状。生物反馈技术就是应用功能训练的方法来达到改善和协调局部肌肉和脏器功能状态的一种自然方法。Kaplan等[8]报道了43例误诊为前列腺炎的假性括约肌协同失调患者,使用抗生素和a-受体阻滞剂均无效,应用生物反馈治疗后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Clemens等[9]对19例CPPS患者用了生物反馈治疗及盆底肌肉训练,治疗疗程为12周,2周行一次治疗,治疗后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排尿异常,逼尿肌不稳定和局部疼痛症状有明显改善症状效果。前列腺和盆底按摩可以使部分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所改善,所以许多学者认为盆底肌肉的痉挛是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产生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10]。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盆底肌肉进行收缩、舒张训练,帮助盆底肌肉恢复至正常动力范围,打断痉挛和疼痛循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恢复正常的神经反射,从而有效的改善了疼痛不适症状和排尿症状。从治疗结果来看,两组的疼痛不适评分和排尿症状评分均有显著下降。生物反馈电刺激使盆底肌恢复正常的收缩和放松,缓解功能性尿道梗阻,最大和平均尿流率提高。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是主动盆底肌训练与被动的盆底肌训练相结合,增强患者主动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并能增强患者的治疗的自信心,比单纯被动的盆底肌训练效果要好。

生物反馈疗法的出现,无疑为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一项全新的选择和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但现阶段仍缺少一项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试验性研究来检验和明确生物反馈方法对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是否确实有效以及该方法起效的具体机制;而在临床试验中,由于医德、伦理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生物反馈治疗很难做到真正的双盲性研究,因而难以排除该方法对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患者的安慰剂效应。总之,生物反馈疗法是治疗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一项新兴的技术,疗效令人鼓舞,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证实其效应。并且由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本研究的病例数远远达不到循证医学中的样本数,加大样本量后进行进一步分析可能会得到更为可靠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Krieger JN, Riley DE, CheahPY, et al. Epidemiology of prostatitis: new evidence for a world-wide problem. World J Uro1.2003,2:70-74

[2] Collins MM, Stafford RS, O'Leary MP, et al. How common is prostatitis A National survey of physician visits. J Urol. 1998, 159:1224-1228

[3] Rizzo M,MarchettiF, Travaglini F, et al. Prevalenc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ostatitis in Italy: a prospective urology outpatient practice study. Br J UrolInt. 2003, 92:955-959

[4] 李宏军,黄宇烽。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 25(3):213 -215

[5] 胡小朋,白文俊,朱积川,等.慢性前列腺炎细菌及免疫学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1):29-31

[6] Clemens JQ, Nadler RB, Schaeffer AJ, et al. Biofeedback, pelvic floorreeducation, and bladder training for male 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Urology,2000,56(6):951-955.

[7] Mehik A, Hell Strom P. Lu k karinen Or et al. Prostatic tissue pressure measurement as a possiblediagnosticprocedureinpatients with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J].Urol Res2000, 28:316-318.

[8] Kap Ian SA, Santarosa RP, D’Alisera PM, etal. Pseudodys- synergia( contraction of the external sphincter during voiding) misdiagnosed as 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 and the role of biofeedback as a therapeutic option. J Urol, 1997, 157(6):2234-2237.

[9] Clemens JQ, Nadler RB, Schaeffer AJ, et al. Biofeedback, pelvicfloor reeducation, and bladder training formale chronic pelvic painsyndrome. Urology,2000,56(6):951一955.

[10] Nickel CJ. Prostatitis syndromes: an update for urologic practice. Can-J-Uroi.2000,7(5):1091一1098.

上一篇: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体会 下一篇:县级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