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两优6380水稻在灵川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01 03:20:45

新两优6380水稻在灵川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作者:秦守旺 李运庆 雷贵明

摘要介绍了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新两优6380在灵川县的种植表现,其适于作晚稻种植,平均产量达8 601kg/hm2,并从适期播种与抛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供农户参考。

关键词水稻;新两优6380;种植表现;栽培技术;广西灵川

新两优6380(03s×d208)是南京农业大学育成的两系超级杂交稻新品种,2007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1],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8012),2009年通过广西推广品种认定。灵川县2007年引进试种,2008年在各乡镇建立0.67hm2以上示范点,2009年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面积3 000hm2,平均产量达8 601kg/hm2,应用效果显著。现将新两优6380水稻在灵川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种植者参考。

1种植表现

1.1产量

该组合2007年在灵川县引进试种表现突出,2008年在各乡镇布点示范,进行中稻、晚稻示范种植,并在定江镇大宅村建立6.67hm2中稻中心示范片。经县农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田间测产,平均产量8 898.0kghm2,最高产量达9 859.5 kg/hm2。2009年作双季超级稻晚稻示范种植,在灵川镇双潭老圩建立30hm2双季超级稻示范片,经桂林市农业局组织相关部门对中心示范片按高、中、低3类稻田测产验收,高产田(29%)平均产量9 300kg/hm2,中产田(49.8%)平均产量8 535kg/hm2,低产田(21.2%)平均产量7 794kg/hm2,示范片加权平均产量8 601kg/hm2,比对照金优207(7 578kg/hm2)增产13.5%,达极显著水平。

1.2特征特性

生育期适中,宜作双季稻的晚稻推广种植。该组合在灵川县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25d左右,作晚稻种植108d左右,属中熟品种。2009年在灵川镇双潭老圩示范片作晚稻种植7月8日播种,7月25日抛栽,9月25日始穗,10月24日成熟,全生育期108d,非常适于作晚稻种植。与早稻超级稻组合搭配种植,增产效果显著。通过2年的示范观察,新两优6380在灵川县种植表现为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青枝蜡秆、弹性好、叶片挺直、剑叶短直、分蘖力一般,株高120cm左右,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2009年的示范验收考种,平均有效穗数252万穗/hm2,平均穗长23.8cm,平均穗总粒数158粒,最高穗总粒数202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6.8g。米质外观品质好,口感佳,出米率高,米质达国家3级优质米标准[2]。田间表现为抗倒性强、整齐度好、成穗率高、穗粒结构合理,具有高产、稳产潜力。但该品种表现分蘖力中等,不抗稻瘟病,种植时需注意前期施肥增蘖和稻瘟病的防治。

2栽培技术

根据新两优6380在灵川的种植表现,适于作双季超级稻的晚稻种植,用“早配中模式”推广“株两优819-新两优6380-秋冬菜”模式构建粮食增产、经作增收的高产栽培模式。

2.1适期播种与抛栽

根据灵川县的生态条件和种植前作的茬口安排,新两优6380作晚稻栽培于6月底至7月上旬播种。播种前将催好芽的种子用1g多效唑对水500g浸种1min后播种,培养矮壮苗、分蘖秧,秧龄控制在15d左右,移栽时平均带蘖0.5~1.5个,培育叶蘖同伸壮秧。当秧苗叶龄3~4叶时浅水抛栽,抛栽密度为33~36蔸/m2,保证基本苗75~90万根/hm2。抛后及时检查,有浮苗、缺蔸现象及时匀苗补蔸。

2.2肥水管理

新两优6380分蘖力中等,应注意水肥运筹,促进早生快发[3]。施肥以基肥为主,施农家肥7.5~15.0t/hm2和尿素150 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氯化钾150kg/hm2作基肥。抛后3~4d及时追施第1次蘖肥,结合施用除草剂,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75kg/hm2。抛后10~12d追施第2次蘖肥,施尿素90~120kg/hm2+氯化钾90~120kg/hm2,力争抛后15~20d苗数达270万根/hm2并开始露晒田。在倒3叶露尖至倒2叶生长过程看苗施用穗粒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充分促发该品种的高产潜力。水浆以湿润管理为主,抛后5~7d内要求保持浅水层,减少死苗,利于扎根,提早分蘖;抛后15~20d开始露晒田控苗,干湿交替至成熟,以提高成穗率和千粒重。

2.3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测报,以防为主,适时用药。蘖期防三化螟,中后期防纹枯病、穗颈瘟、三化螟、稻飞虱等。全面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三化螟、稻飞虱、卷叶虫等成虫[4]。在大胎破口前期、齐穗期用20%的井冈霉素、75%三环唑、特杀螟等药防纹枯病、穗颈瘟、三化螟等。

3参考文献

[1] 丁伦友,张利辉,凌兆凤,等.超级杂交稻新组合新两优6380的选育[j].杂交水稻,2007,22(6):22-23.

[2] 凌兆凤,王雪生,曾强,等.两系超级杂交稻新两优6380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8,23(6):50-51.

[3] 黎二妹,华育坚,何胜来.两系杂交籼稻新两优6380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8):154-155.

[4] 王雪生,洪全国,刘新红.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新两成6380[j].农家致富,2007(23):26-27.

上一篇:浅谈在有机化学理论教学中的课堂管理 下一篇: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