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上海广播名栏目《市民与社会》成功之道

时间:2022-08-01 03:14:34

试析上海广播名栏目《市民与社会》成功之道

【本文提要】 《市民与社会》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谈话类节目,屡获全国和上海市的新闻大奖。本文分析这个节目获得成功的原因,认为其最重要原因是艺术地将导向融入话题之中,在官民对话之中,嘉宾激辩之间,在顺应民意民心的同时,坚持了核心价值观,故而成为“官民对话的桥梁,公众意见的论坛”。

【关键词】  《市民与社会》 谈话类节目 民意 价值观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谈话类节目《市民与社会》自1992年10月26日开播以来,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这个节目探讨的话题平均每年多达250多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城建、社会管理等各种公众关心的内容,获得了相当大的社会反响,并频频获奖,如1999年获得了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2005年获得上海首批优秀媒体品牌,2007年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现任主持人秦畅先后获得全国第八届长江韬奋奖、2007年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而对上海市民来说,则丰富了午间的生活方式——收听谈话类广播节目。

回顾《市民与社会》走过的岁月,分析其获得成功的原因,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艺术地将导向融入话题之中,在官民对话之中,嘉宾激辩之间,在顺应民意民心的同时,坚持了核心价值观。简要观之,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一、话题选择重民生

谈话类节目的核心就是话题的选择。从《市民与社会》成功的经验来看,节目从自身定位出发,最看重市民所思所想,特别是那些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争议性。市民关心什么?市民心里在想些什么?他们最愿意听到哪方面的内容?这些问题始终是话题选择的依据与核心。

2010年是上海世博年,在策划世博话题时,秦畅就十分注重与民生问题契合起来,并从3月份开始,就推出了一个“我为世博献计献策”的活动,让市民参与节目,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活动的开展,节目组采集了许多市民关注的话题。比如世博园区没有热水供应和绿色通道等问题,一经在节目中讨论,就得到很大的反响,直接推动了世博园区服务工作的完善。从多年前的二期课改,直至最近的24条公交线路的撤销和归并等问题,节目都紧扣了“市民与社会”的话题,最大限度地贴近市民的生活,切实反映了市民的呼声,同时也创设了一个平台,推动了官员与市民交流、上海与外地对话,从而不断增强节目的引导力,提高了对社会公共政策的影响力。

二、观点表达更多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也处在了一个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的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诉求的表达更多元更通畅。秦畅认为,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媒体要是还想像过去那样仅仅告诉受众一个结论,显然是不行了。现在的一个公共事件常常会引来激烈的观点碰撞,虽然有的观点未必能代表主流,但却能引起极大的争议。因此,节目要遴选一个没有结论的话题,给听众提供一个表达观点平台,要相信真理会越辩越明,同时也要将普遍的社会规则、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共同的价值观贯穿在节目中间,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比如在2010年8月23日的节目中,秦畅针对重庆师范大学制定的“发现当、当二奶、当二爷、搞的将开除学籍”的规定,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陈蓉霞和上海理工大学刘长庚博士,与听众就“开除二奶大学生,是大学应有的价值导向还是教育简单化”的问题展开了激辩。在这场争论中,有的观点援引了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的话:大学是社会良心最后堡垒。倘若大学都不主动去明辨是非、表明态度,社会公众的是非观何以重塑?鉴于此,“拒绝二奶”的校规,即便难以处罚学生,这种姿态却仍是必要的。但也有不少反对意见:社会首先应该反思为什么大学生会去当“二奶”;行政手段到底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简单开除“二奶”是教育自卑;行政措施的公权力能否干预私人生活方式的选择等。这场争论最终虽然没有得出一个结论,但是秦畅却在节目中启示人们更应该关注这种争论背后所呈现出的百家争鸣的舆论态势,还有从大学的责任到教育的功能,从道德的捍卫到私生活权利的维护,从法律的宽容到法制的坚守……导向的作用也就在这种多元表达中自然显现了。

三、所邀嘉宾有权威

一档谈话类节目的成功是与嘉宾的作用分不开的,嘉宾的身份、学识、见解、表达、个性等特质是否与节目的需要、话题的讨论相匹配,都直接影响着节目的收听率。纵观《市民与社会》多年来的实践,主持人秦畅在嘉宾的选择上非常慎重,往往根据所要讨论的话题,邀请有权威的嘉宾来做客,其中既有新闻事件当事人、社会学者、政府官员、社会团体负责人,也有作家、演员、全职妈妈等。此外,节目的访谈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时只邀请一个嘉宾与听众面对面,有时又邀请两三个嘉宾与听众共同探讨,展开观点交锋。

在今年3月18日直播的《究竟该怎么防辐射》这期节目中,邀请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专家李传琛、辐射环境监测专家罗丽娟来到演播室,针对日本福岛地震导致核电站泄漏事件,就“什么是核辐射?福岛核电站的核辐射究竟有多厉害?上海目前辐射检测情况如何?是否有可能影响上海?如果真的遭到核辐射,怎么防辐射?有没有必要补充碘?喝酱油有没有用?”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解答,有效地平复了听众不安的心情。又如在2010年8月23日所做的“高端访谈”《以打造宜居城市为目标的重庆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节目中,应邀嘉宾是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马正其。而回顾19年来走进演播室的嘉宾名单,最著名的当属1998年来华访问的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了。他来到《市民与社会》节目,与中国上海的听众直接交流,畅谈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这无疑是对中美关系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的最具权威的解释,也更容易拉近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当期节目因此被海内外2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市民与社会》的品牌影响力也得以迅速提升。

四、不偏不倚求客观

多年来,节目组虽然介入了无数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讨论,但始终秉持了传媒客观公正的立场,既做到了传递大众心声,维护大众利益的初衷,也没有为了收听率而一味迎合受众,科学、理性、合法、讲人情是节目一以贯之的气质,这也是节目受到广大听众信任与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诚如主持人秦畅所说:做《市民与社会》久了,在热点问题讨论时,如果出现观点一边倒,坐在直播室的我就会极不舒服,也极易走神:“开始陈述新闻事件的时候已经添入情绪倾向了吗?在讨论中火还添得不够旺,风还扇得不够猛吗?接下来该怎样调控?

比如在对“复旦黄山门”事件进行讨论时,很多人就对复旦大学学生黄山遇险被救后所表现出的过于冷静,甚至冷漠的言行发表了强烈的斥责,一时间,“名为探险,实则逃票”;“轻率出行,毫无准备”;“面对不幸遇难的救命恩人,毫无感激之言行”;“冷漠的只知逃避责任”;“脑残”;“去死吧”……愤怒之声不绝于耳。针对这种现象,秦畅一方面对18个孩子乃至复旦大学在第一时间所表现的诚恳不足、理性有余的态度表达了遗憾,同时,也指出广大网民的谩骂也是另一种暴行,提醒人们在表达自己情绪和观点的同时,也要遵守法律与道德底线。

五、人文关怀显境界

视角决定胸怀。节目不仅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同时也不忘表达人文关怀,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境界,这在当今以收视收听率为重要考核指标的现实环境中,尤显难能可贵。

从《市民与社会》节目多年来所探讨的话题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鞭挞丑陋的社会现象之时,还是在讴歌社会新风尚之际,都能让人感到节目背后跳动着一颗滚烫的心。比如在“连体女婴分离手术中,医生的心灵经历了什么”这档节目中,节目将处于“连体婴儿实施分离手术之后死亡事件”风口浪尖的医生请到了直播室,面对“谁给了医生实施分离手术权力”的质疑,医生袒露手术前后自己的心路历程,而学者和听众又从社会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这一手术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使人们感悟到医生不仅是一个手持冰冷手术刀的技术人员群体,也更怀有一颗尊重生命的心。

六、互动表达添新意

《市民与社会》开播迄今,不仅始终以关注民生为宗旨,而且还以表达民声为己任。节目特设了听众参与讨论的环节,开创了中国广播史上将热线电话接进直播新闻节目的先河,普通市民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评头论足,也可与节目嘉宾进行直接对话,以至于每天中午,上海都会有无数的听众按时打开收音机收听,或者守着电话机,适时将电话打进直播室,在电波中与其他听友一起表达自己的意见。而节目组也会根据当天所要讨论的话题性质,或安排政府官员与听众对话,答疑解惑;或安排专家学者与听众交流,阐述其专业见解;或安排新闻事件当事人与听众面对面,引领听众走近新闻事实;或安排主持人与听众直接交流,畅所欲言,探讨公众关注的问题与现象。

此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节目组也与时俱进,不断利用新技术拓展与听众交流的渠道,不仅先后推出了手机短信参与、秦畅微博在线交流等互动方式,还于今年1月12日与看看新闻网开展合作,在网上同步直播节目的视频和音频。正是由于互动环节的不断丰富与完善,节目为广大听众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与平台,从而也构建了一个强力的公众舆论场,形成了一个公众意见源,所以也被业界誉为“官民对话的桥梁,公众意见的论坛”,也被广大听众亲切地称为“自己的节目”。

上一篇:试析对中亚留学生回避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网络威客:概念、模式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