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的冬日腔调

时间:2022-08-01 02:45:13

中国人做事向来讲究天时,四时不同,养生之道自然不同。饮茶也不例外,所谓“春来花茶夏绿茶,秋饮乌龙冬红茶”即是这个道理。

从武夷山到英伦三岛:正山小种的茶事版图

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但红茶的历史却要短得多。目今最为人接受的红茶鼻祖是明朝中后期产自武夷山市桐木关的正山小种:当地人将适宜的茶树新牙叶全发酵,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故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霍红、滇红、越红、苏红、川红、英红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出口量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50%左右,客户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真正将红茶及其文化发扬光大的却是英国人。

1662年,当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她的陪嫁包括221磅红茶和精美的中国茶具,那个时代红茶之珍贵堪与银子匹敌。

新王后的表率作用,引得贵族们争相效仿,品茗风尚迅速风行并成为高贵的象征。此后,玛丽二世以及安妮女王也都热衷推广茶文化,举办中国茶会时,宫内特地布里得颇具中国情调,以屏风、中国茶具、银器以及提高前辈的移动式茶几来点缀。从此红茶被带入英国宫廷,喝红茶迅速成为英国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人将对红茶的狂热记载于作品中。拜伦在《唐璜》里赞美道:“我觉得我的心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样的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英国诺顿也夸奖道:“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

历史上从未种过一片茶叶的英国人却用红茶这种舶来品创造了独特华美的品饮形态,内涵丰硕、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将红茶列入了茶事版图。

红茶里的养藏之道

其实,红茶之所以受欢迎并非仅仅因其口味和英式腔调,中国人历来主张“药食同源”,因此红茶的养生作用也不可小觑。

中医认为,“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而冬季喝热茶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水分,尤其是红茶性甘温,擅温中驱寒,能起到化痰、消食、开胃的作用。脾胃虚弱者最宜饮红茶。可养人体阳气。

冬季饮茶宜热不宜凉,最好要保持一定的热度,《茶经》上说“热饮精华浮其上,重浊凝其下”,温度除了能使汤色和芳香更浓郁正宗外,也能使红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

据了解,除含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外,红茶还富含微量元素钾,当冲泡后70%的钾可溶于茶水内。钾有增强心脏血液循环的作用,并能减少钙在体内的消耗。其中的类黄酮化合物作用类似抗氧化剂,能防止中风和心脏病。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喝一杯红茶的人罹患心脏病的风险要比普通人低40%以上。

同时,红茶中的茶黄素和茶红素能去除体内活性氧,而活性氧增多会导致黑色素增殖,并会诱发癌症、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等病症。因此,红茶可谓“生活方式病”的有效饮品。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创造 下一篇:如何上好一堂小学数学课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