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试卷不应是教师的“专权”

时间:2022-08-01 02:28:06

出试卷不应是教师的“专权”

摘 要: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让学生出试卷这种作业形式,旨在使教师将自己手中的“专权”适时地还给学生,既增强了作业的趣味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又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作业;出试卷;尝试

非常轻松地完成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任务,要想考查这部分内容,平常都是我们老师出题给学生做,但这部分内容既然这么简单,我就改革了考查的形式,就是每个学生出一份试卷。

让学生自己出卷,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要让他们知道怎么出一份试卷,于是,我像主持人一般,站在讲台前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出试卷吧。”

一位学生立刻举起手,说:“我觉得不能太难,太难会伤害同学的自尊心;但也不能太容易,那样大家都会考得差不多了,这样肯定不行。”

另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要有难有易,这样才能体现大家的水平。”

我说:“是啊,要难易适度,这样的试卷才有区分度,质量才高。除了这些,你觉得在出试卷时还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吗?”

“我平时做试卷的时候发现,应用题前几题总是比较简单,越往后难度越大,特别是最后一道题,有时有好几个问题呢!”

“说得很好,我们在出试卷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由易到难。最后一题可以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出示了这次出试卷的简单要求:

1.范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题型: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应用题等。

3.试卷分值:100分。

4.试卷要难易适中。

周一把试卷收上来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出的试卷不符合要求,有的只有很少的几道题目,有的试卷上的题目不能解答,有的题目数据不符合生活常识,有少数学生出的应用题漏洞百出,还有的学生只是做了一次“搬运工”而已。不过,仔细地翻阅一份份稚嫩的试卷,我也欣喜地看到了部分学生为此做出的努力。他们有的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出题,有的出了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还有的学生模仿试卷题型,出了些附加题。这些可圈可点的题目让我看到了这当中蕴含的希望。

第二节课是我的数学课。我步履轻松地走进课堂,以这些可圈可点的题目为例进行分析点评,对学生出的试卷进行了重新指导。

“同学们,这次作业难吗?”

数学课代表说:“我觉得还行,就是不太清楚每种类型的题目该出多少题才合理。”

另一位学生一脸愁苦,说:“太难了,比考试还难?老师,我还是愿意考试。”

“怎么啦,有什么困难?”

他接着说:“没有办法找到题目,自己又不会编题目。”

一个平日特别喜欢动脑筋的学生说:“我是在练习与测试、补充习题中,还有在一些试题集上找题目的。”

我立刻问道:“都是照抄原来的题目吗?”

“有的用原来的题目,有的把题目中的数字换一下,还有的是仿照那些习题进行改编。”

“我是将题目的结论和条件换了一下,变成一个新的题目。”

“我是在网上找的题目!题目很多,但要认真地筛选,把需要的题目改编后,再出试卷。”

“我把书上的题目进行了改编,自己还另外编了一些题目。”

“可以将两个或几个小题目综合到一起,变成一道综合题。”

学生激烈地交流后,我从中选出一些比较好的试卷,在班上进行展示,让这些学生谈谈他们在出这份试卷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今天的家庭作业是继续出完这份试卷。

第二天,课代表把试卷收上来,着实令我感觉欣喜和震惊:学生的潜能真是无可限量呀!一份份较为成功的试卷就这样“诞生”了,接下来就得好好地利用这些试卷,让这些来自于学生的试卷回归到学生身上吧。

我满怀期待地问学生:“大家想完成你们自己出的试卷吗?”

学生齐声回答:“想――!”

看到这种情形,我笑着说:“可是咱们不能做自己出的试卷,必须同桌互相交换着做。并批改自己出的那份试卷。”

反思:

一、让学生尝试性出卷,增加了学生作业的趣味性

让学生出试卷这种作业形式,是教师对作业进行了创造性地尝试,每个学生出一份试卷给其他学生做,并负责批改和讲解。学生终于可以当一回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了――不但出题给他人做,连他人考的分数也在自己的掌控中了,他们怎能不高兴呢!

二、让学生尝试性出卷,提高了学生作业的主动性

在学生出试卷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学生作业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出试卷的过程自然成为学生主动复习的过程。教师教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后,没有进行单元练习,而是安排了学生出试卷的作业,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重新经历一次再学习的过程。其实,出题要比做题难,设计题目的时候要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要考虑出哪些知识点,哪些类型的题目,还要考虑出的题目是不是太浅或者太深了。这是对出卷人一次巨大的考验,也是衡量出卷的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水平的一把尺子。

三、让学生尝试出卷,提高了学生作业的有效性

案例中教师与学生的两次交流过程,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学生从对这次作业的不理解到理解,从一片茫然到豁然开朗,这都与老师的适时引导是分不开的。第一次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使学生逐渐清晰一份试卷由哪些部分组成,需要注意哪些地方,该怎样出一份试卷;第二次师生的对话,教师通过点拨学生如何选择题目,如何收集和处理试题以及在众多的题目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何对题目进行改编等,使学生不囿于自身的水平,停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活动,而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次。

教师放权,让学生参与出卷,这是一项有效的作业形式。教师不妨换位思考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而不要总是埋怨我们的学生“懒”,学生怕做作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传统作业失去了应有的兴趣。让学生出试卷的做法告诉我们:只要教师肯创新,作业也可以变得温情脉脉,其乐无穷!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 下一篇:不可小视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