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马铃薯全膜覆盖品种比较试验

时间:2022-08-01 02:27:54

摘要 选用新引进6个马铃薯品种,以农家品种为对照,进行品种产量、抗病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庄薯3号抗晚疫病、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可在会宁县中北部半干旱区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新大坪、陇薯3号、青薯168可作搭配品种,青薯9号高感晚疫病,在今后推广中要注重病害防治。

关键词 马铃薯;全膜覆盖;品种;产量;性状;甘肃会宁

中图分类号 S532.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141-02

在会宁县三房吴乡新引进马铃薯品种通过比较试验,观察各品种不同生育期的生长特性、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测定其品质和产量,筛选出适合会宁县中北部区域内种植的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解决目前大田生产中品种单一、退化问题,促进马铃薯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并对加快全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7个,即大西洋、青薯168为会宁县自繁的一级种;庄薯3号、陇薯3号、新大坪、青薯9号等4个品种为上年渭源省基地繁育的脱毒一级种,种后选留二级种;大面积多年种植的农家品种。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会宁县四方吴乡三房吴村,海拔1 840 m,年平均气温7.2 ℃,无霜期150 d,≥10 ℃的有效活动积温2 400 ℃左右,年降雨量320 mm。试验地为梯田地,质地疏松,肥力中上等,前茬作物为全膜2茬大豆。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其中以农家品种作对照(CK)。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1-6],3次重复,小区面积70.4 m2(8.0 m×8.8 m)。

1.4 试验方法

采用黑膜全膜覆盖等行种植,宽行70 cm,窄行40 cm,株距50 cm,播种3.6万株/hm2,每处理种植8带16行,收获时中间行连续取样10株进行考种,取掉两端边株收取中间四带8行计产,计产面积30.8 m2。施尿素225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作基肥、播种前种薯切块全部用旱地宝、富民1号、富民2号按比例对成混合液浸泡10 min,5月10日人工挖窝点播,生育期间其他管理同当地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参试的7个品种中,除青薯9号严重感染晚疫病,较对照农家品种减产外,其余各品种均比对照增产,其中庄薯3号折合产量15 553.98 kg/hm2,比对照增产94.84%,居第1位;新大坪折合产量11 737.22 kg/hm2,较对照增产47.03%,居第2位;陇薯3号折合产量11 302.56 kg/hm2,比对照增产41.58%,居第3位;青薯168折合产量11 103.69 kg/hm2,比对照增产39.09%,大西洋折合产量10 379.26 kg/hm2,比对照增产30.02%;青薯9号较对照减产2.54%(表1)。经方差分析(表2),处理间的F值=7.213>F0.01,表明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区组间F值=0.357

2.2 生物学及经济性状

参试品种株高变幅在38.5~61.2 cm,庄薯3号株高最高,为61.2 cm,大西洋最低,为38.5 cm。参试品种青薯9号、庄薯3号属晚熟品种,新大坪、陇薯3号、青薯168为中熟品种,大西洋为早熟品种。

参试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庄薯3号抗晚疫病,其余品种均感晚疫病,特别是青薯9号严重感染晚疫病,造成减产。参试品种单株块茎数变幅为3.6~6.2个,庄薯3号单株块茎数最多,大西洋最少。参试品种单株平均块茎重量变幅为580~1 000 g,陇薯3号单株生产力最高,青薯168最低。参试品种大中薯率变幅为75.6%~91.2%,以陇薯3号大中薯率最高,青薯168最低(表4、表5、表6)。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特别是庄薯3号产量极显著高于农家品种,新大坪、陇薯3号产量显著高于农家品种,青薯168和大西洋产量高于农家品种,但差异不显著,青薯9号严重感染晚疫病,产量最低。

4 参考文献

[1] 陈志.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35-36,41.

[2] 梁秀芝,吴瑞香.抗病马铃薯新品种及无害化综合栽培技术[J].华北农学报,2004,19(S1):137-140.

[3] 陈亚伟,李彩霞.豫东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河南农业科学,2010(8):116-118.

[4] 谢春霞,杨雄,尹明芳,等.大理州大春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12(5):268-273.

[5] 李小波,刘晓津,方志伟,等.广东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8):26-28.

[6] 李彩霞.商丘地区彩色马铃薯引种试验[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7):33-36.

上一篇:温岭市枇杷周年管理技术 下一篇:大别山区林下天麻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