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小“投掷手”

时间:2022-08-01 01:03:37

荫萌还不到10个月,可近来显得格外调皮,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乱扔眼前的东西。比如,喜欢将玩具盒里的玩具或卡片一件件地扔到地上,坐在游戏垫上玩也喜欢将眼前自己不想玩的玩具一样样地扔到身后,有时他还有意将身边的东西扔到地上,乒乒乓乓的声音此起彼伏,他还边扔边停下来乐乐。如果此时你把玩具捡回来递给他,他马上又扔出去,让妈妈很头疼。

13个月以下的宝宝乱扔东西,妈妈斥责是没有用的,也无须心烦。其实,乱扔东西正是宝宝聪明的表现,你看他多会玩儿呀,他自己发明了一个游戏――投掷。要知道,扔东西并不是宝宝故意破坏,也不是故意要气妈妈,而是宝宝在玩。当不同的东西扔到地面,发出不同的声口向,又滚落到一个无法预知的地方,宝宝觉得非常有趣,这种玩法是其身心发展的正常需要。

A.扔东西的缘由博得关注

很多孩子喜欢扔东西是想引起大人对他的注意。当孩子看到扔出去的东西在第一时间就被大人捡回来,他高兴地手舞足蹈,甚至把这当成一种双向游戏,认为你在和他玩游戏,而游戏的内容就是他把东西扔出去,你再把东西捡回来。

B.获得成就感

宝宝长到了一定月龄,他的脑、肌肉、手眼协调都有很大发展,宝宝在潜意识里就想把这些表现出来,通过扔东西,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重大发展,对视觉、听觉、触觉及身体的肌肉都有促进作用,对脑的发育也非常重要。

孩子能扔东西必须具备一些能力,如抓握能力、投掷能力。当孩子刚刚能够用手抓住身边的东西时,他会感觉到惊喜;当他看见自己奋力一扔,就能够让手中的东西飞离那么远,就有一种成就感。宝宝被这种新技巧深深吸引,想整天地“练习”下去,而自主操纵的感觉也促使宝宝不断地试验,一次又一次感受成就感。

C.探索事物的秘密

孩子在扔东西的过程中会发现平时所不知道的事情,慢慢理解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比如他扔掉一个玩具,玩具掉在地上发出“咚”的声音,他就知道,之所以会发出“咚”的声音是因为它扔掉了玩具,因为喜欢听不同的东西掉到地上发出不同的声音,也让宝宝更加卖力地扔东西。又如,当他把小球往远处扔,小球连滚带跳地往前滚动,他会明白,他扔小球的行为引发了小球的滚动。这些亲身体验让他理解了事物发生的变化,发现物体更多的属性,从而增长了他的知识和经验。另外,通过扔东西,使宝宝懂得并不是不在眼前的东西就不见了,只不过是换了个位置而已。

看了以上的好处,就不要斥责宝宝乱扔东西了。但为了减少麻烦,家长还要想出一些策略,对付这个聪明的小家伙。

应对法宝

1.给宝宝不易损坏的玩具。一些毛绒玩具、橡胶玩具、塑料玩具,一般不易损坏,可以给宝宝在床上、地板上、餐桌椅上准备一些,让宝宝尽情地玩。

2.不要给宝宝食物。当宝宝吃饱后,就要把餐桌上的饭碗拿开,食物拿走,不能养成扔食物的习惯。

3.为了方便,妈妈可将玩具用线或皮筋儿拴在宝宝床头,当宝宝扔出去后,妈妈指导他再把玩具拉回来,这样,宝宝就不会因够不到玩具而哇哇大哭了,同时也省却了捡东西的烦恼(注意拴的绳子不要太长,免得绕到宝宝脖子上出危险)。

4.不要马上收拾。如果当宝宝扔出一个玩具后,你就马上收拾,那宝宝就以为这是两个人玩的游戏,玩得更起劲。因此,宝宝扔出玩具后,不要马上捡回来。而要等到把手中的东西都扔完,找你要时,你再捡回来。

5.爸爸妈妈有兴致陪宝宝玩的时候,也可以和宝宝坐成面对面,中间隔一点距离,一起拿个毛绒玩具扔过来扔过去,和宝宝一起做游戏,这样不仅锻炼了宝宝的能力,还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发展。

上一篇:儿子成了男子汉 下一篇:低成本育儿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