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东风扬远帆

时间:2022-08-01 11:53:25

“勤奋的上学去了,聪明的经商去了,健康的当兵去了,能干的打工去了。”这是有人描述时下农村现状的顺口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的大部分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于是,在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便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重庆市忠县灵活运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探索农村党员培养和发展的新模式,突破了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入党难的瓶颈。便捷的远程服务平台、直观的异地讨论交流开辟出一块独具特色的红色网络阵地。

破题――活用远程平台

远程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丰富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党员教育的资源和手段。目前,忠县已建起远程教育终端站点256个,这些站点为广大的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启了一扇扇了解世界、增长见识的窗口。但是一些村干部也道出了新的苦恼:“过去组织党小组成员学习,内容单调,大家的积极性不高;现在有了远教网络,能供下载的学习课件多了,本以为这下可妥了,但是每次过来收看听课的人还是见少。为嘛?青年人都往外跑,农村在党员培养这块有点青黄不接啊。”

据了解,忠县长年在外务工人员总数在30万以上,其中45岁以下的青壮年约占90%。一边是丰富的远教课件资源,一边是老龄化严重、甚至逐渐缩水的农村留守党员队伍,这两者之间的供需不对等直接造成了某些地方“有米下锅”却“无人喝彩”的尴尬。

2007年,忠县县委组织部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调研发现,由于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流动性比较大,因此在农村发展年轻党员主要面临两个难题:一是确定对象难,输出地党组织无法及时了解申请人的各方面情况;二是联系培养难,村党组织很难确定培养联系人,而且培养联系人对培养对象不能经常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

如何解决这“两难”,县远程办的同志把目光投向了日益普及的远程教育网络,并在站点建设较为完善的石宝镇率先进行了尝试。

石宝镇党委为各村的远教站点申请了专门的“流动党员电子信箱”。外出青年有了入党要求,可以通过网络向本村的信箱里发送请求入党的书面材料,由本村党支部进行政治审查。另外,石宝镇还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流入地建立流动党支部。每个季度,本地党总支负责将近期学习内容及本地党委的一些重要工作简报通过远教网络电邮给入党积极分子,流动党支部则负责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培训情况进行网上反馈。石宝镇党委书记申继旭介绍说:“外出务工青年流动性强,过去递个入党材料或者党委文件都用邮寄,有时候没等寄到地方那边人就换工作了。远程教育网络快捷的传播方式,使我们可以与流动党员和积极分子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而且这种交流是随时随地的。如今外出青年要求入党的积极性是大大提高了。”

求解――引入视频会谈

外出务工的入党积极分子传回的思想汇报等材料,统一打印后归入本人档案,可以作为进一步培养的依据。但是如果严格按照入党程序要求他们定期返乡接受发展培养、当面谈话、民主评议、入党宣誓等又不太现实。

今年36岁的袁宗法是石宝镇松林村一组村民。2006年春节,他向松林村党支部郑重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后离乡务工。因为不能定期参加村党支部的培养和谈话,他入党的事情一拖再拖,没了下文。袁宗法很发愁:“迟迟入不了党,我也着急啊。可是回家一趟确实太不方便,时间基本都搭在路上了。”2007年,袁宗法再次递交了一份申请书,希望村党支部帮忙询问上级党组织,能否采取一些特殊方式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入党问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原石宝镇党委组织委员谢桂芳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可不可以考虑将远程教育网络充分利用起来,让进步青年不用回家也能接受教育培养、谈话及宣誓呢?”

镇党委和远程办的同志经过研究论证认为入党程序中的谈话、思想汇报、宣誓等环节,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的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来实现。支部大会讨论吸收某入党积极分子为预备党员时采取“缺席讨论法”,即把支部大会会场搬到远程教育活动室,开启QQ视频,由入党申请人在视频上汇报自己的基本情况、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等,让全村党员全面了解其表现情况,作为无记名投票表决时的参考。

“因为在视频上能看得见入党申请人,同时还能听到来自两个党支部的联系培养人的情况介绍,感觉就像是在一起开会一样。”曾参加过“缺席讨论”的老党员吴永元说,“‘缺席讨论’确实给那些务工青年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秦岭村的外出务工青年邓宏伟于2006年向秦岭村党总支提出了入党申请,在接受组织谈话吸收为预备党员时,邓宏伟专程坐飞机赶了回来,花了不少路费不说,还耽误了公司的工作。今年,秦岭村采取“缺席讨论”的方式研究他的转正事宜,整个过程完全通过网络视频进行。“去年打‘飞的’接受谈话,很麻烦;今年‘镜头’前讨论转正,真方便。”谈起网络入党的好处,邓宏伟激动不已。

释疑――构建红色家园

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发展党员是否可行,是否符合规定?重庆市委组织部对此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在新时期发展党员,只要严格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能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方式是可以创新的。2008年7月,忠县县委决定将石宝镇的这一做法全面推广。

针对外出务工青年工作地点不稳定、教育培养难等实际情况,县、乡(镇)、村党组织采取“网络培养”法对优秀务工青年进行跟踪培养。县远程办在“忠县红岩网”上开辟了“党建动态”、“时代先锋”、“视频点播”、“网上党校”等栏目,供在外务工青年随时上网浏览学习。各乡镇和部分有条件的村党组织在网上开通“党建QQ群”,落实专人以“点将”或“群聊”方式开展网上交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家乡变化,及时了解外出务工青年的学习、思想和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养。

三汇镇的刘平在福建供职的企业内部党建工作抓得不错,公司不但经常听取党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还常常组织党员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耳濡目染的刘平也非常渴望早日加入党组织,但是由于常年在外打工,与家乡党委很难保持稳定长期的联系。去年他加入了三汇镇党委开通的“党建QQ群”,与其中的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交流思想,展开学习。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刘平高兴地说:“以前总觉得党组织离自己很远,也不知道要入党该做哪些努力,是远教网络拉近了我与党组织的距离。”

一网相通,天涯变咫尺;远教搭桥,更映党旗红。2008年以来,忠县已有380余名务工青年递交入党申请书,新发展68名外出务工青年为中共党员,其中“视频谈话”15名,“缺席讨论”9名,“异地宣誓”16名。忠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燕感慨地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不仅有力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更为发展农村党员拓宽了路径,这真是一举多得、利在千秋的好工程。”

上一篇:万紫千红春满园 下一篇:东北汉子“大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