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提高地理教学效益

时间:2022-08-01 10:57:05

巧设情境,提高地理教学效益

摘要: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再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创设多样性的教学情境,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下能轻松地学习地理知识,进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 情境教学 多媒体 生活化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注意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探究、学习地理知识。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实情,努力地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教学,而且也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有效结合创设情境教学

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快速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去学习地理知识。多媒体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教学时,教师要将其优点与传统的教学有效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真正地把握一些重难点内容。比如,在教学“时区”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计算。教师在具体的课堂讲解过程中,还要通过板书将解题具体思路展示出来,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对解题的方法理解得更透彻。实践证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然后再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建立最终受益的还是师生。

二、通过地理实验演示,创设地理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教师组织学生探究平面地图为什么会产生变形的相关问题时,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效果,地理教师可以把一个废旧的地球仪的表皮按经线的方向一块块撕下来,然后再请两名学生试着将其再拼成一幅完整的平面地图,这当然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个时候,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结果也就会发生矛盾冲突。这个实验,让学生明白平面地图会产生变形的原因就在于球面具有不可展性。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平面地图为什么又都是完整的呢?这一问题的设置再一次激发了学生对新知知识的探究欲望。这样的教学既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都得到发展。

三、重视思维的深化与迁移

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要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上,要透过现象关注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学到地理理论或者原理,面对知识能够进行迁移,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综合分析一下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考察学生的死板背记的知识比例也越来越小了,试卷更加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也更加注重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如把教材中的地理知识与国内外形势及人类所面临着的问题等结合起来考察等,这些主要都是考察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考题也越来越灵活,越来越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大纲,灵活创设情境教学,为学生的高考提前“预演”。

四、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教学

地理知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在讲授地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高中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式的教学情境。建立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学生也会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既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又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热力环流”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中,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下生活中烧水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水的运动实况,通过设置这一情境,活跃了课堂氛围,然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大气的运动状况上面,他们根据创设的教学情境,再结合教材内容去学习就变得简单明了。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海陆风变化的感受和热力环流的原理进行授课,再根据气温和气压、气压与风的关系进一步解释海陆风变化的具体原因。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记忆效率。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去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或者其他的学习环境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高效率的教学需要教师熟知教材的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中在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情境教学,以便增强课堂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认知地理知识,这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打好基础。

总之,地理教学创设情境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既能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但是,在运用情境教学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利用情境教学,最终促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钢,彭琰清.例谈“洋流”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地理教学,2012(16).

[2]杨晓波.浅谈高中地理情境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11).

[3]李君.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3).

[4]李家清,陈实等.走进新课程:论地理教学的设计与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上一篇: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下一篇: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