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退市不是退市制度的目的

时间:2022-08-01 10:51:45

李大霄:退市不是退市制度的目的

今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并将于5月1日起施行,预示着创业板退市制度最终确立。

创业板本来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年以来,创业板“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额)问题不断,特别是2011年以来,诸多创业板公司业绩频频变脸,与上市之前的高增长形成天壤之别,亦与管理层推出创业板的初衷背道而驰。事实上,在创业板退市制度以前,管理层曾多次就创业板退市制度展开讨论,并要求券商强化创业板投资者教育,经过一些列前期准备工作,推出创业板退市制度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对于创业板退市制度,业内众说纷纭,独立财经评论人皮海洲指出,该制度存在重大不足,对于*ST大地(002200)之类的造假公司无计可施。不过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退市,让大量的创业板公司退市并不是管理层的最终愿望,管理层意在通过该制度引导创业板公司实现业绩的增长,进而促进创业板向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创业板退市制度力度空前

李大霄指出,在推出创业板退市制度之前,沪深主板其实不乏上市公司退市的案例,如三板中云集着大量的退市公司;有些公司即便没有退市,但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ST),随时有退市的可能性。因此,说A股此前没有退市制度是不准确的,只不过这种退市制度并不成熟,对绩差公司的打击力度较小。如退市风险警示就是很典型的缓冲机制,理论而言,上市公司达到退市标准后应立即退市,但退市风险警示则给予了上市公司一到两年的缓冲期,在此期间,上市公司可通过各种方法做表面文章避免退市,其基本面其实并未大幅度改善。创业板退市制度则不然,创业板公司一旦触发退市条款,则管理层将立即责成其退市,没有缓冲期。

再如,部分面临退市的公司不致力于企业经营,反而将大量精力和资金投入资产重组,而资产重组也往往成为这些公司扭转困局的砝码,或获注资产、或被收购等不一而足,其结果是本该退市的公司仍然在资本市场作困兽之斗。创业板退市制度则不然,明确规定了创业板公司重组将受到诸多限制,单纯为避免上市而抛出的重组方案是得不到监管层认可的。

李大霄还指出,以往有些公司退市之后,往往会成为香饽饽,因为壳资源珍贵,其他的公司会“借壳上市”。创业板退市制度则加大了借壳上市的难度,从制度上封住了市场疯抢壳资源的畸形现象。

李大霄总结道,创业板退市制度不是主板退市制度的翻版,具有强度更大、影响更远的意义。

退市是手段 治市才是目的

李大霄对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误解,即认为管理层推出创业板退市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让大量绩差公司退市。其实这种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该制度的推行确实会让一部分公司退市,但管理层的最终目的并不在此,管理层旨在通过退市促进创业板向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即退市是手段,治市才是目的。

李大霄形象的指出,创业板退市制度既是为了“抓坏人、保好人”,更是为了“将坏人变成好人”,部分创业板公司上市前过度粉饰,造成业绩透支,上市后业绩大变脸且迟迟得不到改善,高管也频频减持套现,这种公司应该退市。但另外一些公司经营理念并没有问题,主营业务也较为健康,只不过受行业突发性事件影响而造成业绩下滑甚至亏损,这类公司仍有存在的价值,而不应该退市。还有一些公司确实出现过业绩下滑的现象,但公司正在努力改善,这类公司也不应该退市,相反,管理层应适当帮助这些公司走出困境。

李大霄最后表示,创业板退市制度是针对创业板公司量身定做的,在短期内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的负面打压。但长期来看,由于该制度旨在优胜劣汰,因此可增加绩差公司的危机意识,逐步引导上市公司走向正途,亦可改善绩差股的投机氛围,对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大有裨益。

上一篇:创业板“新规”效用之争 下一篇:谁是创业板退市“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