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分析

时间:2022-08-01 10:49:45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静滴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50例给予利巴韦林静滴,5~7d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利巴韦林

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我们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08例流行性腮腺炎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其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4岁16例;4~9岁34例;9~13岁8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4岁15例,4~9岁30例,9~13岁5例。绝大多数患儿有流行性腮腺炎密切接触史,表现为发热、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的弥漫性肿胀,边缘不清,大多触痛明显。其中有一侧肿胀者,有双侧肿胀者,大多为先一侧肿胀,1~3d后另一侧肿胀),口内腮腺开口处可红肿,挤压腮腺无脓液流出,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一般正常,有时淋巴细胞相对增加,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日程及病情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5~0.8ml/kg·d(最大量不超过20ml) ,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1次/d;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2次/d,两组均为5~7d一疗程,另外根据临床情况给予对症支持疗法。所有病例均未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

1.3 疗效标准:治愈:5~7d体温恢复正常,腮腺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消失;有效:5~7d体温逐步下降,腮腺有所缩小,临床症状减轻;无效:5~7d后仍发热,腮腺无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无变化。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指标比较(略)

可见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1

2.2 临床疗效见表2。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经口鼻进入体内,在上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繁殖产生毒血症,然后进入腮腺,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痛,发热,且可延及全身多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等器官而引起相应的并发症[1,2]。本病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传统西医主要采用利巴韦林治疗,但疗效欠佳。热毒宁注射液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组方药物的药理特性有关。青蒿为菊科植物,用于解暑,退热,凉血,截疟等临床病症,现代研究表明,青蒿具有免疫抑制和细胞免疫促进作用[3]。金银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多种细菌,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水煎剂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上,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等多种病毒增多有抑制作用,对柯萨奇病毒及埃可19病毒也具有细胞外抑制作用,注射给药时可明显抑制新鲜鸡蛋清,鹿角菜胶等所致大鼠脚跖水肿,明显抑制巴豆油性肉芽囊大鼠的炎性渗出和炎性增生[4]。栀子含有熊果酸,具有镇静,降温作用,栀子还有抗感染,抗微生物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及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5]。本文选用热毒宁注射液对流行性腮腺炎进行治疗的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3%,在退热,止痛,消肿等方面显著高于利巴韦林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这可能与热毒宁注射液以上的抗炎,抗病毒,增强免疫相关,此结果说明热毒宁注射液不失为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理想药物。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可见治疗组总有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参考文献】

[1] 段恕诚,刘湘云,朱启?,主编.儿科感染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5.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50.

[3] 吴叶宽,李隆云,钟国跃.青蒿的研究概况[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4,19(2):92.

[4] 武晓红,田智勇,王焕.金银花的研究新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12.

[5] 杨方花.栀子的药理作用概述[J].泰山卫生,2005,29(2):110.

上一篇:国际技术转让合同适用最密切联系地法的依据 下一篇:发展我国汽车金融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