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英语课堂与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01 10:01:09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与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摘要】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五个基本理念之一。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学生价值观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中生价值观教育更是我们中学生价值观培养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英语课程 学生价值观引导

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五个基本理念之一。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学生价值观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中生价值观教育更是我们中学生价值观培养中的重中之重。

一、问题的提出

那是必修二Unit 5Music的一堂课,内容是Using Language,其中包含了一段听力材料和一段阅读材料。都是关于青蛙Freddy因为唱歌一夜成名的故事。我设计的导入是一个free talk.包括这样两个问题,Q1: Do you want to be famous? Why or why not? Q2: if you become famous overnight, what will you do?问题一提出,马上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这里我主要想谈的是学生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我执教了三个班,每个班我都给了至少三个学生向大家表达自己关于第二个问题的想法的机会,非常巧合的是,所有学生都表达了成名之后第一件事是赚大量的钱。我都继续问了一个问题:“How will you deal with so much money ?” 他们的答案基本上都包括了买一个大房子,买昂贵的汽车,享受美食等,当然也包括了要让父母和过上好的生活等。但可以发现,大家的目标都是以物质生活为中心为重点。只有一个学生谈到了要环游世界,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光和习俗。课上完后,在办公室里给其他同事谈起了这个问题,联想到在网上看到的近期某校对中学生价值观进行的一个调查,在金钱观上大部分都认同“金钱是生存的资本,也是生活目标”,认为“富裕才是美德.”在生存观上大部分认为“物质至上与拜金主义不是批判性的词汇,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哲学。想到平时课堂上曾问过关于为什么上大学的问题,大部分同学都是回答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问及如何选择专业,相当多的也是首先考虑的是找工作和收入的因素,而不是兴趣爱好作为第一考虑因素。我们都感叹我们学生中存在理想的空白,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自我意识比较强等问题。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价值观的引导,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中阶段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判断力逐步形成,是他们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所以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尤其重要。

二、在英语课堂实施价值观引导的实践和思考

1.了解学生,课前充分预想,有针对性地设置情感教育目标。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之一就是了解学生,了解发展中的学生群体。只有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教育,我们才能恰当设置目标。就拿必修二的第四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一单元的情感教育目标来说,教师教学用书上提出培养学生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认识和热爱。我们知道当前社会上有很多对野生动物极端残忍的伤害, 如取活熊胆等。但在网上居然也有不少的支持者。那么如果我们能对我们现在的学生真正教育好这个问题,对于社会是很有意义的。但我们也要了解到这个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如果提出的问题总是那几个老问题,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失去讨论的兴趣。但实际上平时的说教也许并未触及内心深处。所以要让他们真正从思想上情感上有所触动,一定要在课前准备上下功夫,如网上一段近期引起热议的活剥浣熊皮的视频以及网友们对此激烈的评论,都会引起学生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说出来。当然,讨论之后必须予以正确的引导,找出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帮助其正确认识问题。事实证明,学生在课后的热烈讨论表明他们有触动。

2.真情实感,避免形式化与套路化,讲究有效的价值观情感教育。如果学生表达的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要让情感教育真正得到有效落实,必须让学生没有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才可能把问题暴露出来,而不是仅仅说一些套话和假话,这样才能给教师以引导的机会。这要求我们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问题或者其它形式的内容设置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比如对Wildlife Protection这一单元,我们最好就他们能够做到的事情讨论,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来保护野生动植物。

中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象征,他们的价值观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明天。一方面,他们的青春活力中具有开放、创新、先锋和蓬勃的一面,另一方面,中学生具有反叛性,又称为青春期的逆反、叛逆、情绪化、性等特性,极易形成一种社会不稳定的,如果任其放纵,那么这种“潜流”可能逐渐发展为“负潮”“暗流”,这会腐蚀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引导,需要我们多学科渗透,而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英语课在传授语言能力和学习技能的同时,也要渗透非理性方面的情感教育,如价值观引导,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

参考文献:

[1]陈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钱库第二高级中学)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 下一篇:提高学习兴趣 感受古文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