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测定羽绒耗氧量的条件探讨

时间:2022-08-01 07:50:36

摘要:

羽绒耗氧量测定的反应条件苛刻,本文根据FZ/T 80001―2002《水洗羽毛羽绒试验方法》,就滴定温度、水样加热时是否加盖、加热时间、滴定速度对样品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耗氧量;氧化反应

羽绒经过水洗工艺后,仍存有还原物质,其耗氧量超过一定指标,会引起细菌繁殖,影响人体健康,我国针对羽绒耗氧量检测主要依据FZ/T 80001―2002《水洗羽毛羽绒试验方法》和GB/T10288―2003《羽绒羽毛检测方法》,两个标准的方法相似,都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还原物质[1-2]。

酸性条件下的高锰酸钾不仅能够氧化有机物,还可以氧化部分无机物,如: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3],但不能完全把残留的还原物质进行氧化,在规定条件下,只能部分氧化,易挥发物质也不包括在测定范围之内。不同条件下反应程度不同,所以测得的结果也不同,本文根据FZ/T 80001―2002试验方法对此做了研究,探讨耗氧量准确检测的几个关键问题。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

六孔电热恒温锅(可以调至100℃),烧杯250mL,棕色酸性滴定管50mL 1支,微滴定管1mL1支。

1.2 试剂

1.2.1 硫酸溶液(3mol/L):将1体积的浓硫酸(18mol/L)在水浴冷却下缓缓加到5体积的蒸馏水中。

1.2.2 0.02mol/L高锰酸钾溶液制备

1)称取3.2g~3.5g高锰酸钾溶于1050mL水中,煮沸20min,静置一周,用砂滤器过滤棕色瓶中。

2) 称取0.1600g~0.2000g草酸钠基准试剂,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和3mol/L硫酸溶液15mL,在70℃~80℃对高锰酸钾进行标定。

1.2.3 高锰酸钾溶液浓度计算

式中:C――高锰酸钾浓度,mol/L;

M――草酸钠的质量,g;

V――高锰酸钾溶液的用量,mL;

0.0335――每毫克摩尔草酸钠的克数;

2――草酸钠的化合价;

5――在强介质中,高锰酸钾反应的电子转移数。

2 分析步骤

1)称取10g羽绒放入三角烧瓶中,加入1000mL蒸馏水后振荡,振荡后,用标准筛滤入大烧杯中待用。

2) 在三角瓶中加入100mL滤液和3mol/L硫酸溶液2mL,在设定条件下进行试验,并做空白对照。

3) 用微量滴定管滴入已标定0.02mol/L高锰酸钾溶液,并摇动,直至溶液1min后与对照样颜色相同,记录高锰酸钾使用的量

3 计算

样品耗氧量(mg/mL)=(VA-VB)×c×8×5×100

式中:VA――滴定100mL样品液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mL;

VB――空白对照试验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mL;

c――配制已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mol/L;

8――氧的1/2摩尔质量,g/mol;

5――在强酸介质中高锰酸钾反应的电子转移数。

4 结果分析

4.1 滴定温度

滴定温度对耗氧量测定结果的影响见图1。

分析图1可知,室温情况下,由于氧化反应速度最慢,样液颜色变化较慢,测得结果最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加快,测得结果也逐渐升高,50℃~60℃耗氧量升高幅度最大,温度对其影响明显,60℃~80℃温度升高,结果也增大,但幅度降了下来,变化不是很大,温度对反应速度影响降低;在80℃达到最大,90℃时,反应速度比较大,但易挥发的还原物质挥发量比较多,测得结果略有下降,由分析可知,在80℃左右的情况下进行滴定,效果最佳。

4.2 水样加热是否加盖

水样加热时加盖对耗氧量测定结果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水样加热时加盖耗氧量值明显比不加盖高,如果加热不加盖,水样和空气接触,其中心温度达不到所设定温度,影响了氧化程度,会造成测得耗氧量偏低,而加热时由于没有盖,使得易挥发的还原物质更容易挥发,也会造成测得耗氧量偏低,所以水样加热时需要盖上进行。

4.3 加热时间

加热时间对耗氧量测定结果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10min时,测得耗氧量最低,这时样液温度可能还没有能够达到设定温度,反应速度较慢,氧化不够完全;随着加热时间延长,样液温度逐渐升高,反应加快,测得结果逐渐升高,30min时达到最大;然后随时间延长,是易挥发还原物质挥发掉,测得结果反而降低,所以最佳加热时间应该是30min左右。

4.4 滴定速度

滴定初始反应速度较慢,滴定速度不能太快,每加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要等其颜色完全褪去后,再加第二滴,待反应生成一定量的Mn2+,Mn2+有催化作用,加快高锰酸钾的氧化反应,使样品溶液的颜色迅速消失,直到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后,呈现粉红色,并且1min内不褪色为止。

5 结论

通过以上对羽绒耗氧量条件的探讨,用高锰酸钾溶液对羽绒耗氧量进行测定时,样液要加盖,滴定温度、水样加热时是否加盖、加热时间、滴定速度对测得结果都有一定影响,FZ/T 80001―2002《水洗羽毛羽绒试验方法》和GB/T10288―2003《羽绒羽毛检测方法》对羽绒耗氧量的检测方法都有一定欠缺,要想获得理想的测试结果就需综合考虑影响耗氧量的各种因素。

参考文献:

[1] FZ/T 80001―2002 水洗羽毛羽绒试验方法[S].

[2] GB/T10288―2003 羽绒羽毛检测方法[S].

[3] 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环境监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苏州市纤维检验所)

上一篇:涤纶长丝断裂强度指标不确定度评定探讨 下一篇:亦喜亦忧话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