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时间:2022-08-01 07:46:50

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1916年1月1日,上午10时30分,57岁的袁世凯站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台阶上,阶下,列队齐整的“”特任、简任官们,正行三鞠躬之礼。三鞠躬结束,袁世凯入内升御座,前清皇室代表、天主教主教等依次觐见,袁依次起座回礼,至11时方散。

这是袁世凯正式改元称帝后的第一天,一个寒酸的元旦。各国驻华使节无一来贺,袁的心腹亲信如段祺瑞、冯国璋辈也都缺席。当然,这种寒酸早有端倪――1915年12月11日,参政院开会决议,虽事先打好了招呼,议员们喊“大皇帝万岁”时,仍是稀稀拉拉气若游丝;13日,袁在新华门接受文武群臣祝贺,心境萧索,竟说出“从古至今,谁见过皇帝的子孙有好结果”这般煞风景的话来,文武群臣闻言无不愕然,默无一语。

寒酸若此,缘自国人自尊未泯。在北京,副总统黎元洪拒绝了“”的第一道皇帝谕旨,声言:愿死,也不愿做什么“武义亲王”;官员们赶在新皇登基前辞职请假,蔚然成风,以致当局不得不在火车站派出便衣限制官员离京。在上海,当局以控制邮递渠道为要挟,强迫报界改用“洪宪元年”,以《申报》为首的各大报,遂统一使用最小字体,将“洪宪元年”字样印在了读者几乎找不到的地方。

捍卫自尊的实际行动,起于天津。在旭日街17号,名将蔡锷慷慨陈词。

蔡锷之师梁启超,在媒体上公开向国人解释了何谓“为四万万人争人格”。梁说:当局控制舆论、伪造民意,搞出一种举国欢腾求袁世凯称帝的假象。如要求各省召开公民大会,请求袁世凯称帝,却指定每县出一个“公民”,人选直接在“省各机关中挑选”,以便“不至于误会意旨”。这难道不是在侮辱国人的人格吗?

袁世凯做总统时,梁启超曾是其忠实的支持者,且将自己“开明专制”的政治理想全寄托在了袁的身上。但这一次,梁坚决站在了袁的对立面。理由是:袁为了称帝,玩弄民意太过――“所谓讨论者,皆袁氏自讨自论;所谓赞成者,皆袁氏自赞自成;所谓请愿者,皆袁氏自请自愿;所谓表决者,皆袁氏自表自决;所谓推戴者,皆袁氏自推自戴。……左手挟利刃,右手持金钱,啸聚国中最下贱之少数人,如演傀儡戏。”梁说:“以此等人而为一国之元首,吾实为中国人羞之。以此等人而全世界人类四分之一归其统治,吾实为全世界人类羞之。……呜呼,我国四万万人之人格,至今日已被袁世凯蹂躏而无复余。”

基于这般的痛心疾首,梁、蔡师徒决心“拼着命去干这一回”。1916年元旦,袁世凯落寞接受朝贺之日,护国军亦在云南讨袁檄文,誓师北伐。军兴之刻,梁启超对国人坦言:此战前途不敢预料,但至少能“为我国民争回一人格”。百年回望,白云苍狗,这场北伐,亦成绝响,乃是中国近代史上,以捍卫民意尊严、保全国民人格为号召的一次重要战争。

(摘自“腾讯・短史记” 图/胡晟)

上一篇:轮胎工业的绿色发展 下一篇:香烟?云烟?熊猫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