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破难 开启内江发展新征程

时间:2022-08-01 06:36:08

爬坡破难 开启内江发展新征程

这里,自古就是川中水陆要冲,古驿道至今犹存,素有“川中枢纽”、“川南咽喉”、“东大路”之称;

这里,千百年来就是“文化之乡”,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辞赋家王褒、东汉教育家董均、宋学家陈抟、国画大师张大千……一大批杰出的中华英才与之结缘;

这里,千百年的历史积累加上新时期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无限的希望正在此催生。

2008年的新春,我们为您记录下这里开始的一段新征程。

内江这几年的奋斗历程,是一段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历程,是一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历程,是一段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历程

本刊记者:叶书记,您好!谢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刊的采访。以“川中枢纽”和“文化之乡”闻名的内江历来都受到全川人民的关注。我们很想了解,面对十七大以来的新形势新任务,内江站在了怎样的一个发展平台上?

叶壮:首先谢谢大家对内江的关心和关注。应该说,为了这个发展的新起点,我们过去几年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我们准确、深刻地把握了内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提出了“一三七”基本思路,明确了“四个抓”的工作要求,建立了“五条线”工作机制,强力实施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经过4年左右的努力,全市GDP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人均GDP占全省的比重提高近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翻了两番,规模工业净利润翻了一番,财政总支出翻了一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2002年基础上翻了一番;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山山药业红霉素原料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川威集团成为全省百亿元企业之一;球溪糖厂、银山糖厂、内江糖厂等一批老国有改制企业实现整体盘活。同时,其他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处在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内江在全国、全省仍处于相对滞后地位,处于爬坡翻坎的调整时期、关键时期

本刊记者:刘奇葆书记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上谈到“省情”时,特别强调我们正处在“爬坡上坎的关键期”,您怎么看内江所处的“市情”?

叶壮: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内江近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目前在全国、全省仍处于相对滞后地位,的确是处于爬坡翻坎的调整时期、关键时期。一是发展的动力不足,资源禀赋相对较差,重点企业不优,集约化程度不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任重而道远。二是要素制约明显。电力、天然气供求矛盾突出,存量土地少,用地成本高,招商引资和城市化进程推进难度加大。三是基础设施滞后。农村水利设施薄弱,交通条件较差,未形成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四是统筹发展能力较弱。农村医疗条件差,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文化设施比较落后。五是比较优势发挥不够。在区域发展方面,与成渝经济区、川南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对接不够,争取到国家和省上的政策、资金、项目不多。跳出内江看内江,我们更面临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后全省各市(州)竞相追赶跨越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加快发展构成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

机遇和条件,必将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动力,推动内江更好更快地发展

本刊记者:您曾经说过,目前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机遇”何在?

叶壮:一方面国家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为各地争取政策、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另一方面国家启动成渝经济区规划建设、启动成都、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省委、省政府加快四大产业带、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建设,支持川南经济区快速崛起,推进川渝经济合作和泛珠三角洲经济合作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为我们融入成渝、联动川南,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协作、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加之,通过多年来,我们强力实施的工业强市、项目推进、招商引资三大战略,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期。这些机遇和条件,与全市上下日益增强的崛起意识、与全力以赴抓发展的强劲势头、与风正心齐谋跨越的氛围融合在一起,必将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动力,推动内江更好更快地发展。

连续3年高速增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刊记者:近年来,内江工业的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增长幅度都很大,可说是“一个老工业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省委“抓工业,必须做大产业”的部署下,内江确立了怎样的大产业格局?

叶壮:按照省委的部署,我们找准了自己工业发展的定位,科学地选择了冶金建材、电力能源、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在冶金建材方面,以川威、威玻、星船城、白塔新联兴等企业为重点,着力发展钢材、水泥、墙地砖等优势产品,大力发展玻璃纤维、电子布、高档建陶等新型建材,形成归连铁路沿线冶金建材工业集群。在电力能源方面,以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和内江发电总厂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环保型和大型高效机组;加快资威煤田金李井区煤炭储量勘探,力争上马坑口电站项目;大力支持秸杆、煤矸石发电,加快燃料乙醇等替代能源开发;抓好电网建设与改造,延伸产业链,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和电力工业集中区服务业发展。在食品加工方面,重点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禽产品生产加工,以塔罗科血橙、柠檬等为主的优质水果生产加工,以七星椒、冬尖、竹笋、萝卜、大头菜等为主的蔬菜生产加工,以粮食为主的酒精、啤酒、饮料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知名品牌。在医药化工方面,以山山、建业、石牛、汇鑫、梓宫、菲得利、维尔康等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特色中成药、生化制药、化工产品的科研、生产一体化,延伸产业、产品链。在机械制造方面,以方向峨柴、山川机械、鸿翔汽配、凤凰煤机、内江二铸、丰池铸造、大千球墨等企业为重点,提升柴油机、汽摩零配件、机床、医用设备等机械制造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着力提高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大力引导企业新上循环经济型项目,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容量和空间。

2020年把内江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枢纽型工贸强市

本刊记者:内江历来受成渝两大城市经济辐射,其经济本身与成渝两地有着十分密切的传统联系。在新一轮成渝经济合作和川南城市群的发展大潮中,内江确立了怎样的发展定位?

叶壮:面对国家启动成渝经济区和成都、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两大机遇,我们重新审视市情,确定了2020年把内江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枢纽型工贸强市的发展定位。围绕这一定位,我们将坚持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总体取向,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为驱动,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明大城市为载体,以“三大战略”为途径,实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形成“三枢纽、八产业”的发展格局,增强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提升内江在全省以及成渝经济区重要的枢纽地位和影响力。“三枢纽”,就是建设综合通枢纽、区域性物流枢纽、区域性信息枢纽;“八产业”,就是做大做强冶金建材、电力能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机械制造五个工业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现代商贸物流业、特色文化旅游业两个新兴第三产业。“三步走”,即:第一步,到2010年全市人均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以上,接近当年全省平均水平的80%;第二步,到2015年全市人均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三番以上,达到当年全省平均水平的90%;第三步,到2020年全市人均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四番以上,力争达到全国当年平均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三步走”的“第一步”十分关键,必须抓住发展的主要动力,实施“155”工程,即:到2010年,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三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亿元,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

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本刊记者:我们现在谈谈内江的农业。人均耕地0.62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比全省低0.26亩,就在这小小的土地上,内江农业却做出了新文章,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跃居全省前列,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接下来,内江还将走出怎样的一步?

叶壮: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产业带动增收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省市重点龙头企业,做强水产养殖、水果等十大特色产业,突出抓好“一村一品”,加强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实施“生猪百亿联动工程”,以规模养殖为基础,以推广循环养殖模式为路径,着力在联动上下功夫,确保到2011年生猪出栏600万头,建成猪业经济强市;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建设好内江职业培训学院等十大劳务培训基地,打造内江劳务品牌,力争2011年劳务输出11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00亿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50%以上;实施“新村推进工程”,突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建成示范新村40个;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延伸工程”,整合政策、资金和项目,全力实施小微水惠民5年攻坚,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加快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后记・

关于内江,我们还有很多的话题要谈――生态、民生、法治、文化……但约定的两个小时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去。叶书记用充满激情的一段话为我们的这次采访做了一个最好的结束语――“我们将以十七大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谋划今后的工作,努力做到视野更开阔、目标更高远、措施更超前、民生更优先、保障更有力,在内江形成真爬坡、真破难的合力,奋力实现‘快速崛起、富民强市’的新跨越!”

上一篇:四川省“十大惠民行动”目标完成 下一篇:创新,让我们走在世界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