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1 05:19:03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在治疗腹股沟疝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5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不同的两组,每组25例,按照应用方式的不同分为应用组和对照组。应用组腹股沟疝患者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应用观察,对照组则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进行应用观察,观察应用组与对照组腹股沟疝患者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的病症情况、身体情况、手术时间以及血压、心肺率进行记录,并将两组间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应用组患者的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差异存在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腹股沟疝;应用效果

腹股沟疝一般表现为患者的腹股沟位置出现生理缺损或者是由于先天发育不完整使得腹腔内的器官向患者腹腔部位突出。腹股沟疝可以根据其表现分为斜腹股沟疝和直腹股沟疝。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中,男性患者的发病几率高于女性,且患者左侧部位出现腹股沟疝的现象比右侧高出30%[1]。腹股沟疝是一种病残率较高的疾病,能够引起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状,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败血现象,危及患者的生命。文章为了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在治疗腹股沟疝提供参考价值,抽取我院5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不同的两组,每组25例,按照应用方式的不同分为应用组和对照组,观察应用组与对照组腹股沟疝患者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的病症情况、身体情况、手术时间以及血压、心肺率进行记录,并将两组间各项数据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5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不同的两组,每组25例,按照应用方式的不同分为应用组和对照组。其中应用组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3例,患者年龄为27~56岁,平均年龄为(34.3±0.8)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2例,患者年龄为22~53岁,平均年龄为(32.1±0.5)岁。应用组腹股沟疝患者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应用观察,对照组则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进行应用观察,观察应用组与对照组腹股沟疝患者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的病症情况、身体情况、手术时间以及血压、心肺率进行记录,并将两组间各项数据进行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方式,主要将患者蛛网膜下腔间隙L3-4作为麻醉剂注射部位,注入麻醉剂0.75%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2ml加上0.9%氯化钠注射液1ml。共3ml,注入2.5ml,根据患者的麻醉平面及时调整(手术床)。应用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手术治疗,主要的过程为,在L3-4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穿刺针,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上述药物,拨出腰麻针置入硬膜外导管,根据患者的麻醉平面及时调整(手术床)。观察应用组与对照组腹股沟疝患者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的病症情况、身体情况、手术时间以及血压、心肺率进行记录,并将两组间各项数据进行分析[2]。

1.3疗效判定 应用组腹股沟疝患者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应用观察,对照组则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进行应用观察,观察应用组与对照组腹股沟疝患者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的病症情况、身体情况、手术时间以及血压、心肺率进行记录,并将两组间各项数据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治疗前后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应用组与对照组腹股沟疝患者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的病症情况、身体情况、手术时间以及血压、心肺率进行记录,并将两组间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组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25例腹股沟疝患者中平均心率为(85±2)次/min;对照组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25例腹股沟疝患者中平均心率为(98±15)次/min。应用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平均动脉压为(71±5)mmHg;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平均动脉压为(76±8)mmHg。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应用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平均呼吸为(12±4);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平均呼吸为(15±5)。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应用组患者的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差异存在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腹股沟疝一般表现为患者的腹股沟位置出现生理缺损或者是由于先天发育不完整使得腹腔内的器官向患者腹腔部位突出[3]。腹股沟疝可以根据其表现分为斜腹股沟疝和直腹股沟疝。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中,男性患者的发病几率高于女性,且患者左侧部位出现腹股沟疝的现象比右侧高出30%。腹股沟疝是一种病残率较高的疾病,能够引起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状,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败血现象,危及患者的生命。文章通过抽取我院5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不同的两组,每组25例,按照应用方式的不同分为应用组和对照组,观察应用组与对照组腹股沟疝患者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的病症情况、身体情况、手术时间以及血压、心肺率进行记录,并将两组间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组患者手术中平均心率为(85±2)次/min;对照组患者中平均心率为(98±15)次/min。应用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为(71±5)mmHg;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为(76±8)mmHg。应用组患者平均呼吸为(12±4);对照组患者平均呼吸为(15±5)。

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应用组患者的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差异存在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曾繁余,戴思思.56例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评价[J].华夏医学,2014,7(21):2-4.

[2]王林,张翔.42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麻醉方式探讨[J].重庆医学,2014,15(1):52-53.

[3]纪洪生,栾志燕.局部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效果对比[J].山东医药,2014,21(1):123-124.编辑/金昊天

上一篇:分析比较MRCP与T管造影对胆道术后拔除T管的作... 下一篇:CT、MR及CT与MR图像融合技术对鼻咽癌靶区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