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时间:2022-08-01 04:38:49

再谈“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摘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建筑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实地基。同样建筑,绘画艺术大厦要从素描起步。提到素描,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老师往往告诉初学画画的学生:素描就是用一种颜色的笔画的画。随着我们对素描的不断认识和理解,我们发现素描是我们根据视觉的直观形象,或按照我们的记忆以及思想上的观念和意识,利用一种纯朴沉着的色彩徒手在平面的画纸上,或快速,或慢速地表现出立体物的图画。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绘画、雕刻、建筑及其它种类绘画的源泉和本质。并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素描既是绘画入门的基本功课又涵盖着艺术问题,它肩负着双重使命。其一,它是完成一个常人到艺术家的基本转变条件。其二,它又是一个艺术家终生创作的艺术语言。在这一意义上,与其说素描是一种很强的技术性训练,不如说素描是一种关于绘画最基本思维方式和观察方式的训练,是对未来艺术家基本素质的训练。

关键词:绘画 雕刻 工艺美术 转变条件 艺术语言

素描是完成一个常人到艺术家的基本转变条件

古往今来无论哪一位画家,不是从素描学起呢?素描好比盖房的地基,只有地基打结实了,房子才会坚固,才不会变成空中楼阁。就拿我们大家众所周知的艺术大师达﹒芬奇来说,他开始学画画时,无非是一个鸡蛋,就要画上成千上万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总而言之,他是为了掌握素描这项基本功。所以这一切的准备工作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素描基础,就不会有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

素描是一个常人到艺术家的转变条件可以从素描水平发展的几个阶段看出来。第一阶段是幼稚阶段。也可以把它认为是培养兴趣的阶段,这一阶段是感性认识,只凭幼稚的直觉美感印象作画,其认识和表现方法均处于不自觉和朦胧的状态。第二阶段是研究阶段,也可以是画形为主的阶段。随着画着理解力的提高和正规训练的开始,要求准确的表现形体的自然状态。为了达到此目的,画着必然用心研究“形”的比例、体面、明暗、透视等一系列自然规律,并努力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素描技法。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或者说是自觉地主动刻画形象的阶段,即“形”与“象”并重。在这一阶段,画者不仅对形体中较深刻的理解和画准的把握。而且对形象的美感特征有较鲜明的感受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画者在准确地刻画“形”的自然特征的同时,力求把其对象的美感感受生动地表现出来,即所谓“形神兼备”。在这一阶段,画者的表现技巧已趋于完美和熟练,达到了从“有法到无法”的较高境界。第四阶段,是意象表现阶段。在这一阶段,画者对形象的美感认识产生了飞跃,充满了表达自己主观独特感受的愿望和激情,在表现形象时,画者已不再拘泥于形体特征的准确再现,不受其约束和局限,表现方法也更加大胆和为所欲为。但这不同于对形体的不理解的糊涂也有别于轻浮的乱抹。意象素描所表现的形象,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法则及标准技法来衡量,其形象却更具有气质上的合理性,更具气派,更加感人,更有艺术个性和表现风格的独创性。

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者四个阶段是循序渐进、谁到渠成的过程,没有一定的实践积累,不提高认识与修养,企图硬性地跨阶段飞跃式不可能的。

素描真正的成熟和系统化石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发展,人们探索发现了解剖学、透视学和明暗造型的科学原理,并作为一种科学的法则来指导素描,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艺术大师和许多优秀的素描作品。严格与严谨,在学习素描过程中,特别在初级阶段是必须提倡的,由于长期的严格素描训练,严谨认真的写实功夫,这些大师才开辟了走向成功之路。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在素描发展的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流派。从15世纪到20世纪,变化时巨大的。这宗变化,来自画家们不断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素描艺术不衰的动力。西欧的一批大师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丢勒、荷尔拜因等把素描艺术推向高峰,在造型的精确,对解剖的精通等方面,达到无可挑剔的地步,以致使后人都难以超越。随着光影、体积、空间、色调等领域的开拓,对各种虚实,强弱变化着的节奏感和质感、量感的追求,从17、18世纪开始又把素描引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并成力学院对未来画家训练的多元化课题。

总之美术初学者,以素描来练习绘画的基本功;对于画家来说,通常是以素描来作习和为创作起稿用,也通过素描簿断磨练和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素描本身也具体独立的艺术价值,素描作品也是独立的艺术的艺术作品,世界上许多美术馆收藏有许多优秀的素描作品。素描形式也可以进行创作,甚至可以创作大型作品,如我国家王式廓的《血衣》,就是一幅大型的素描创作作品。

素描又是一个艺术家终生创作的艺术语言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属于绘画范畴。广义上讲素描包括所有单色绘画和简单几种颜色绘制,而不以色彩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作品。即广义上素描也包括国画、白描、原始岩画、水墨画,以及用油画色、水彩色等绘制的单色作品等。通常所说的素描是狭义上的素描,它实际上是西画的一个画种与油水画种一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但因为素描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在我国美术院校教学体系中一直把它当作造型艺术基础训练手段。所以素描,不单单是指课堂练习中对描绘对象一丝不苟的再现过程。广义地讲,它的形成是极为丰富多变的,即要严谨逼真,又需要写意夸张,精微而不繁琐,概括而高度充分;可主观增添,又要合理精减。、

前边提到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等,他们的一生创作中,无不在追求着素描这个概念而行程着,他们以线条为主体,明暗为从属,以坚实的透视,解剖知识为基础;来描绘对象的形体结构以及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他们作品中有我们现代素描中孜孜追求的那种飘逸洒脱。

人类有许多种语言。普通人常用口头表达方式表达大自然给他的感受,文学家用优美的文学语言描绘出山河的美丽,音乐家用乐曲抒发自然给他的感受,画家则画笔会出自然的风采。可见素描在一个画家一生创作中的位置。他们创作的过程,也就是画家为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所激动并由此产生创作冲动时,要用素描这种艺术语言来表达视觉感受给予他的某种思想情感,他能拿起画笔调好颜料,运用形状、色彩、线条、块面、体积、质感等素描绘画语言的诸因素并按照透视的关系,色彩的搭配,块面的组合,线条的交错等绘画规律在画布上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这时,画布及上面的线条、色彩,块面等,另外一条便是有深厚的艺术修养的艺术语言的负载体,所以一副艺术作品好与坏,无不渗透着艺术家掌握艺术语言的能力的高低。

艺术家怎样才能有所创造,除了有创造识,另外一条便是有深厚的艺术修养。提到艺术修养有二,其一是对艺术本身的理解,其二则是指对必要的专业技能的掌握。这无疑又把描作为创作的基石。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外部制约因... 下一篇:教育之道在致良知,在亲生,在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