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愉快的环境中体验课堂的魅力

时间:2022-08-01 02:42:12

在愉快的环境中体验课堂的魅力

目前,人们都在积极的、努力的探索新课程改革,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领悟教育的内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互助合作,但这些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是否成功呢?

音乐实践中,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也实在令人深省:过分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单向灌输,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老老实实、用老师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变得呆板、被动;另一种情况是,认为课堂秩序无所谓,教学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过分放任学生的课堂行为,对学生的任何活动不管不顾,放任自流,无法控制课堂秩序,使课程无法进行。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教师授课的积极性,不能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影响了课堂的授课效果。

一、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尊重是人的高层次心理需要,不仅仅是成人的需要,学生同样也需要。如果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强、自信,他就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人!而不是一味的讽刺、挖苦学生,无可救药、天生就不是学音乐的料等等。一定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氛围,让他们有一种自尊心受到保护,自信心受到维护的环境气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意识得到提高。

(二)师生互动,增强情感

教学过程不单单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站在讲台前,滔滔不绝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缺少互动的环节,整个课堂气氛紧张、压抑,连我们看了都感觉不舒服。我们要打破这种授课模式,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进而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教师要主动的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探讨,并用微笑的神情看着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关心和爱护。

(三)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教师对学生必须承担的责任,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不可不回答,也不可禁锢学生的思想。爱提问的学生往往是有创造力的学生。李政道说过:“学问学问,不是‘学’‘答’,而是‘学’‘问’”。在音乐课上,学生不提问任何问题,说明他们对音乐课已不感兴趣了,创造性的思想随之而去。可是老师在音乐课上害怕学生的提问,怕他们耽误课程的进度,怕他们提问一些与课程不想关的问题,怕他们提的问题回答不上来,丢了老师的面子等等一系列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眼光对待学生,就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另外,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一定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注意努力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再指出缺点加以鼓励。例如:“这个地方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如果再怎样就更好了”、“这对这段音乐的意境表达很好”、“你们小组的表演很有创意”等,给学生留一份信心和希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把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反之,你对学生的表现大大指责,既伤学生的自尊,也使学生对音乐失去了兴趣,时间长了会引起一种抵触情绪,教学活动则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感受音乐的内在魅力

(一)引导学生想象,发挥主观参与性

传统教育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忽视了学生独立发展的权利。我们必须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音乐是抽象的,每个学生在听后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老师不必拘泥于一定的格式,而要把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并善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而且从中感受到音乐内在的魅力。如在《音乐与意境》这一课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展开联想,用诗歌或语言描述画面,然后根据音乐感受说出图片所展示的意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发挥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深圳中学房尚昆老师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先选一些课题让学生进行分组研究,集体备课,最后每组推选一位学生来上课。让学生在收集、准备的过程中,体验鉴赏文本、收集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带来的成功与满足,享受学习的快乐,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教学法可以引导每个同学在互助学习中各抒己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讨论时培养了倾听别人意见和想法的习惯,更好的完善了知识的建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主学习,先行学习,合作学习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效果。

上一篇:浅议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谈中学生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