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及其关键环节

时间:2022-07-31 07:12:06

试析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及其关键环节

摘 要:改革开放发以来,公路的建设在我国发展迅猛,国家对于交通设施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大,公路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城市规划的重点内容。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还能确保施工质量成为当下高速公路首待解决的问题,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施工技术的等级还远远达不到人们对于高速公路理想化的要求,竣工使用后路面出现各种病害的例子屡见不鲜。而这些表面问题出现在路面,究其根源,很多都与路基有关,因此建设单位近年来也加大了对路基施工的重视程度,多数因为路基沉降和塌陷引发的路面问题被挖掘出来。文章在阐述路基施工对工程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对于软土路基、水泥桩等路基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关键词:公路路基;重要性;关键环节

公路正进入一个主宰我们生活的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对高度公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和经验证明,在高速公路修建和使用过程中,路基的处理一直都是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

1 公路路基的意义

公路路基简单来讲就是依照线路的具置,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修筑起来的呈现带状的构造物,可以说是道路最终的组成部分之一,给路面提供了正常使用的基础,将路面上形成的荷载稳定的传递。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主要由两方面决定,一方面是保证符合实际情况的完善设计,另一方面就是依靠合理先进的技术施工手段保证设计得以实现。路基的强度会给路面的使用寿命带来非常直观的影响,甚至会给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带来危害,因此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路基工程来讲,开挖、运输、填筑、压实等都是比较固定的施工程序,但受到自然条件、工程量、施工难度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限制,每天路基都会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特点,因此对于保证路基工程质量有着相当大的难度。随着我国西进发展的深入,越来越多诸如冻土路段、软土路段、盐渍土路段等特殊路段涌现出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复杂的技术问题,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故,因此很多细节性的原因都要加以重视,完善每个施工环节的技术细节,针对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措施,如此才能保证路基工程的质量。

2 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路基施工重要性的集中体现是在对工程质量的标准要求上,高强度、稳定性好、耐久性强的路基将成为路面结构的良好支撑保障,对于投入使用后的道路强度,行车舒适度以及使用寿命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另外合理的路基设计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和后期的维护保养费用很有帮助。相反,如果公路路基工程不能达到良好质量水准,将会给路面以及路基留下许多安全和使用方面的隐患,使得使用品质和寿命降低,严重的还可能破坏路面甚至导致交通意外,给使用者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如果对一些细小的路基事故处理不到位,还会给工程使用带来给后患,大大增加公路养护的后期成本。由此可见,重视路基施工势在必行,为了提升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的保证路基的工程质量才是重中之重。

3 公路路基施工关键环节

3.1 路基碾压环节

若想在路基施工环节有效的控制沉降,对于回填土的碾压环节至关重要,施工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机械碾压法。只挖除浅层土或者软弱的土壤,分层碾压夯实,按照回填的材料的种类不用,加以分多层,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具体到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填土堆预压,使地基土压实,沉降,固结,达到提高地基强度的目的。预压填土的方法多用薄层轮加法,尽量保证分层填筑及夯实的速率。用自御车将土运到施工现场,由中心向两侧,每层厚度不应超过三十厘米。整平后用震动压路机碾压到规定的密实度,路基每层设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的路拱横坡度,同时摆正砂垫层的排水通畅。完成后进入预压期,预压期一般不少于半年,在这段时间内要保持砂垫层与路基边沟连通,以保证地下水顺利排出,加快淤泥的结固速度。在沉降二十厘米时,要及时填土。预压期内,每七天进行一次系统观测,特殊环境特殊地理位置时,应每天进行观测,直到预压期结束,做到准确无误的掌握预压期内的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保证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特别注意,在预压期内,不可在工作面上再施加其他工程,只允许添加由于沉降而引起的附加填土。

3.2 水泥桩施工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水泥搅拌桩施工,具体还可分为浆液喷射法施工和粉体喷射法施工,水泥土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一种新方法,利用固化剂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基层土硬化,凝固成坚硬的整体、含水性得以稳定和强度提升来优化地基。这部分土体与桩间同承担自重和上部分的结构荷载,联合起来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沉降变形。和普通灌注桩不用,水泥土搅拌桩的制作工艺较复杂,首先找准位置,对准中心,机器要求比较高,调平后开始预缴下沉,下沉速度应在人为控制范围之内,下沉到预定深度后,开始置备水泥浆,并注入集料斗。喷浆搅拌提升一段距离,就将料斗中的水泥浆按一定速度注入其中,边喷浆边旋转,同时按事先设计好的速率提升。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升出地面,然后进行后期清洗,位移等活动。

3.3 沉降的观测及处理

沉降的观测和处理也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修筑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系统的观测,若沉降位移超过标准值,要及时停工,讨论并采取补救措施,待达到标准值时,再开始下一步工程施工。当即将达到土层最高点的时候,应该加强监督和检查次数,严格控制填土的频率和周期,以免由于加荷载太快,承载力不足,造成地基破坏。规范规定: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的速度每整天不超过十毫米,坡脚水平位移的速度每二十四小时小时不超过五毫米。如果超过上诉规定的范围,就要及时停止施工或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路基安全。部分道路若出现纵向裂缝,针对实际情况,应对这部分进行停工,或者段落卸载,同时在路基边坡侧面修筑反压护道,处理之后,每天进行观测。

3.4 路基的加固处理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沉降计算不满足原设计的情况,这时应该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保证路基的稳定。目前常用的方式有袋装砂井、排水砂垫层、预压和运用土工织物进行铺垫。利用人工制造形成排水的通路,缩短排水的距离,把排水固结从竖直方向转移到水平方向来,从而加快排水的速度和软土的凝固,提高抗剪强度。这就是袋装沙井能够加固软土地基的原理所在。地基上部的土层相当的薄,但含水量却很大,对于施工造成很大的困扰时,在路基之上铺上半米到一米左右的砂垫层,是目前比较常用而且有效的解决方式。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可先填筑一部分或全部,使地基经过一段时间固结沉降,然后填足和铺筑路面,这就是预压法。在标称铺设一层或者多层的土工织物,对于路堤日后的建筑工作具有显著的作用。在降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地基的抗压强度,使得地基的承载力显著的提升,排水也可以顺利的进行,没有阻碍的副作用,这就是土工织物的优势。

4 结束语

路基的鉴定和处理技术是当下关乎整个公路工程的命脉所在。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目前我国在软土路基鉴别和设计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因此设计和鉴定目前已经不是棘手的问题所在。如何在施工中抓住重点环节,通过过程控制巩固路基在工程中的重要地位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钱让清.公路工程地质[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2]交通部公路司.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上一篇:最大限度减小谐波源用户造成计量电能的损失 下一篇: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