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7-31 04:55:48

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和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效果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LONG Kai

(Zhongji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Deyang 618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immunosuppressive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observation index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Clinical effect

急性g质性肾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且该疾病的发生常会累及全身多种器官,其中,对于患者肾脏组织的损害最为严重。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血液透析治疗,从而促进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症状的快速改善,而以此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则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巩固。本次医学研究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45岁~76岁,平均(62.1±6.3)岁。按照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观察对象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观察对象均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尿常规和血清检查,若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存在药物过敏现象,则需要停止相关药物治疗,对于感染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应对其感染症状进行积极控制,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照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营养支持和纠正酸碱紊乱症状治疗,连续治疗8 w。实验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免疫抑制剂泼尼松(批号:H41021039)治疗。若患者肾炎症状较轻,则在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的同时,每天口服20 mg泼尼松,在其病情改善后,降低药物使用剂量,连续治疗8 w。

1.3疗效评定标准和观察指标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分析,其中,显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水肿症状完全消失,肾功能和血蛋白完全恢复正常,尿蛋白水平低于0.3 g/d,且检查结果为阴性;有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水肿症状显著改善,肾功能和血蛋白明显缓解,尿蛋白水平降低50%以上;无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未达到上述临床诊断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总数×100%。同时,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SC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cr和血尿酸SUA等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加以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字2检验方法加以表示,如果数据间比较结果P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实验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7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22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2.2观察指标 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SCr、BUN、Ccr和SUA水平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SCr、BUN、Ccr和SUA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指标情况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上也成为急性小管间质肾炎,其主要诱发原因在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方面,由该疾病的本质来看,细胞免疫在患者体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1]。炎性细胞浸润在肾间质中的核心是淋巴细胞,因而容易在患者体内诱发超敏反应,部分患者甚至能够将抗体作为媒介,进而诱发细胞毒性,将细胞杀死[2]。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临床治疗研究结果证实,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和原因众多,但通常包括全身性疾病、感染和药物三种[3]。早期诊断及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是逆转疾患的关键, 否则可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性损害,最终进展为终未期肾衰。 研究表明,急性间质性肾炎与细胞反应及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现阶段最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就是包括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这类药物能够在特定程度上控制巨噬细胞的吞噬抗原作用,进而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康复速度,对免疫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促进组织免疫活性细胞增值,因而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4]。另一方面,该药物能够对患者体内组织炎症反应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进而减少白介素和吞噬细胞的合成与释放,防治细胞毒性作用以及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嗜酸性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量[5]。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其总有效率能够达到86%以上,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综上所述,免疫抑制剂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稳定,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建梅,林珊,徐鹏程,等.性间质性肾炎半定量评分法病理特点分析及不同剂量激素治疗效果比较[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15(1):67-68.

[2]刘金标.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125-130.

[3]张坚.免疫抑制剂泼尼松治疗 63 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4,2(6):123-124.

[4]李雪琪.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J].临床医学,2015,35(7):49-50.

[5]李丽.102 例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6):576-577.

上一篇:理脾平肝息风法配合挑四缝穴治疗小儿多发性抽... 下一篇:另类“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