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呈现与个体表达

时间:2022-07-31 04:46:59

[摘要]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加速和加剧了大众媒介的繁荣与竞争,从个体被动的角度看,大众媒介正不断侵入人们的生活空间,个体被媒介呈现的机会越来越多;从主动的角度来说,大众媒介的繁荣与竞争加剧,使个体参与大众媒介内容生产成为可能。本文旨在比较媒介技术的更新给媒介呈现和个体表达两者关系带来的变化,探讨个体在大众媒介渠道不断拓展中如何实现本真表达。

[关键词]媒介呈现 个体表达 大众媒介 技术更新

媒介技术不断创新带来媒介面貌的新变化,新媒介不断涌现。从受众与大众媒介对立的角度看,大众媒介的繁荣不断侵入人们的生活空间,普通的个体“被”媒介呈现的机会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因为大众媒介利益博弈对个体生活空间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如大众媒介利用“传者中心地位”优势,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对个体的声音作出违背其“本真”的处理。从受众主动的角度来说,大众媒介的繁荣与竞争加剧,让个体参与媒介呈现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个体可以实现直接参与媒介内容生产,并利用对媒介内容生产流程与性质的正确认知,达到媒介为我所用的目的。若从以上两个方面考量大众媒介呈现与个体表达,则两者各在采访报道权和拥有与媒介技术俱进的媒介素养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博弈关系。

大众媒介技术的点滴进步使个体在媒介上的“被”呈现状态逐渐演变成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主体性越来越强,表达趋向相对完整。就传统的大众媒介来说,传者因为技术和媒介制度的原因处于绝对的控制地位,个体呈现要经过媒体的肯定,主要表现为记者、编辑的“把关”,由于版面或节目时长限制,个体的声音多数经过概括或删节。但即使是在这些传统媒介之间,由于技术运用的不同,媒介呈现与个体表达还是有区别的。个体的形象如果出现在报刊上,只是静态的图片,并且静态的图片也是经过记者、编辑选择的结果。广播的出现,虽然个体表达局限于声音,内容也不可避免地经过选择、删节。电视的出现,不仅可以呈现人的声音,而且可以直观呈现个体的动态形象,虽然声音和画面都是经过记者、编辑“把关”选择的结果,同样,相对于广播,电视更多地呈现了个体的感性形象和乃至个体的情绪,电视呈现个体的这些方面的时候不需要从业人员的额外介绍。在报刊、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大众媒介里,个体的表达都是有一个控制中心的,控制中心即媒介从业人员和媒介本身。互联网的出现,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传播的“去中心化”,个体的声音和形象呈现拥有广阔的空间,如在线阅读时,个体通过留言版即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实现与控制人员和其他同类个体的即时对话,也可以自己发表议题,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媒介内容的生产。在理想的状态,若有需要,比文字更加形象的声音和形象也可以直接呈现。

传统的媒体在个体表达上形成“控制中心”,一方面是社会分工出现大众传媒业的结果,同时也是公共领域采访报道权确立的结果。“采访权指新闻工作者在法律不禁止的情况下在任何公共空间搜集新闻信息并自主选择记录方式的权利,或新闻工作者有权要求法律规定有义务公布信息的采访对象提供真实、准确和全面的相关信息,不受他方外力非法地阻止和侵犯,媒体及记者的财产权、人格权受法律保护。”在确立采访报道权的时候,记者自主选择记录方式的权利也一并被确立。从这个定义出发,似乎一开始就承认了大众媒介传者控制中心的地位。大众媒介的繁荣与竞争,使得大众传播空间被无限拓展,尤其是当下我国民生新闻呈被热捧的状态,个体频繁出现在大众媒介上已是普遍现象,个体越来越容易被媒体呈现,也就是说,个体的形象声音是被媒体被动呈现的,在媒介呈现上,个体的自主表达显得相对无力。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有些对媒介生产十分熟悉的被采访者对媒介的呈现方式是抱抵触情绪的,因为一不小心,他们的声音就被媒体“断章取义”,甚至没有被消化就背离本来的面目呈现在媒体上,他们的情绪在媒介需要的时候也可能被渲染或者被误读。不同媒介技术的应用可以改观这种现象,如报刊通过文字描述人的情绪,电视通过画面和声音呈现人的情绪,相比较,技术的进步使电视在呈现人的情绪的时候比报刊更加趋向本来面目。

在这里,需要讨论的是技术进步对限制记者自主选择记录方式乃至改变历来的传者控制中心地位有多大作用。新媒体尤其是网络的出现,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个体的完整表达,但是在当下,技术应用的开放程度还要受到体制制约,网络的“去中心化”传播依然存在诸多障碍。“媒介技术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不能决定是促进还是延缓媒介制度的变迁,关键还得看这项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

媒介技术的革新,媒介政策也会随之调整。从大趋势来说,新技术的运用会挑战传者的中心地位。网络的出现丰富了媒介资源,传统媒介受版面、时长的影响,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空间供给个体自由表达,网络则不同,博客及类似传播方式的出现使普通人的自由表达成为可能。公共论坛的出现,也使个体表达能够自由呈现,并且这种个体表达方式成本相对低廉,传播效率大大提高,这彻底改变了传统大众媒介传者中心的单向传播模式。“这种对普通人信息生产和传播成本的降低反过来抬高了政府信息管制的成本。这就是新的媒介技术所改变的媒介制度的费用结构,它使媒介制度变迁弈各方的‘成本一收益’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必将传导到媒介制度变迁上来。”但在当前条件下,由于媒介制度的影响,网络虽然改进和拓展了传播方式,但在个体表达方面不会呈现它技术运用的最理想状态。

个体表达在媒介的呈现也与个体的媒介素养有关。对于熟悉媒体运作流程和拥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来说,他们拥有一定的应对大众媒介的技巧,能使自己的声音在媒介上呈现时更加趋向本真地表达。新媒介的出现,还需要个体拥有必要的操作技巧,如熟练使用常用的媒介设备――文字处理工具、视频编辑器、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工具等。

在大众媒介繁荣和与个体生活紧密联系的时代,对媒介素养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英国学者ER・利维斯(ER.Lea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DenysThompsonl)于1933年出版的《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中,率先提出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这一概念,旨在通过倡导开展对公众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强化他们抗拒庸俗和低水平大众传媒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批判性地对待大众传媒,防止外来文化通过大众传媒侵蚀本国悠久的历史和学术传统,以便保护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念。随后,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是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大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旨在提高人们对大众媒介的批判意识,能更好地利用大众媒介资源完善自身,参与社会发展。当然,如何避开媒介对个体带来负面影响也是媒介素养提高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也包括个体如何在媒介上实现本真表达。

就个体在媒介上的呈现来说,如何最大限度地摆脱传者控制的中心地位,使自己的声音趋向本真地表达出来,是个体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因素。不管媒介技术如何进步、媒介制度如何变迁,个体拥有认识大众媒介、规避受控地位的素质都是长期需要的。大众传播学者阿特・西尔弗布拉特(Art Silverblatt)提出了媒介素养的五要素,即意识到媒介对于个人以及社会的影响、了解大众的传播过程、形成分析及讨论媒介讯息的策略、意识到媒介的内容是对我们当今文化及我们自身提供洞识的“文本”和培养对媒介内容更深程度的享受、理解和欣赏。阿特・西尔弗布拉特的媒介素养拓展观契合了新媒体出现的需要,个体在媒介传播渠道不断拓展的今天,提高媒介素养将是终生的过程。个体本真意愿在大众媒介上的呈现,从社会责任方面来说,将会使个体更深刻地认知社会、参与社会的民主进程;从个体发展来说,可以不断利用大众媒介加深自身认知,完善个体的发展。

责编:周蕾

上一篇:从影视文学的“凑戏”看我国影视业的现状与前... 下一篇:我国境外常驻新闻机构相关管理法规的演变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