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视阚下工程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31 04:20:45

区域经济视阚下工程教育论文

1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原动力

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主观学习和教师客观引导,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面对现今低级工程人才过剩造成的就业压力和高级工程人才的稀缺带来的产业发展瓶颈等等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那么,如何让学生从学习态度上有根本的改观?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不少教育者一直寻求长效的处理方法。但由于学习个体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使得教育活动的过程繁复而灵活。究其根源,笔者认为理清三个问题,对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很大益处。第一,为什么学?也就是学习的目的性,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言:“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学习目标反映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定时间内所有学习活动的期望结果。它往往会受到来自学习个体内部和外部客观条件的双重影响:内部主要有态度、能力、性格、身体状况等;外部主要有人际、环境、目标难度、机遇等。因而,在学习者制定目标时,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该思考学习目标的时长问题。CDIO以“工程项目”为学习目标,很好地解决了因时间过长和任务不清晰带来的影响。它从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整个过程中都包含了无数个阶段,学习者不妨每一阶段都设定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在不断的实现目标和自我激励中,达到预期的结果。第二,学什么?优秀的工程师除了具备的专业工程技术知识以外,还应该有相应的“延伸知识”,例如: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和语言等。第三,怎样去用?主要是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目标的途径是多种的,如何高效地完成目标是个人能力的具体体现。CDIO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包括人际能力、管理能力。当然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校,考虑到这一点,CDIO的标准3——一体化教学计划,将个人能力、人际能力、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列入了培养计划中。让学生在工程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塑造卓越工程师所具备的职业能力。

2高等工程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高等工程教育是否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当前地方高等工程教育面临哪些困境?怎样培养具有国际化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下文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主线,探讨区域经济视角下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之路。

2.1明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在产业升级和转型急速发展的今天,工程教育同时也面临着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全国经济浪潮带来的变化。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探寻“卓越”之路上,不少工科院校纷纷借鉴美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学习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理念。CDIO教育培养在企业研发或市场运作环境下,能够独立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的高级工程师。整个教育过程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它以工程项目(包括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实践、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让学生充分把所“知”运用到社会的“行”中,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天然的妙合。CDIO教育理念革新了中国工程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把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轮廓描绘得更加清晰。传统的研究型人才专注对学术研究的追求,定位大多是研究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毕业后困于“学以致用”,产生了一系列就业难问题。而CDIO教育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企业与社会上的不同类型和层次人才的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或方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各类工程项目为中心,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积累高级工程师所具备的专业工程素养和职业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除此之外,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2.2优化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类高校在明确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必须由内至外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来自社会或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在经济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上,现代工程类高校闭门办学状况已有好转,但与社会相脱离,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并又是亟待解决的。我们不妨把大学看成是多个板块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占主要人数的板块是学校、教师、学生。本文拟从这三个层面来探讨工程教育的困境与展望。

2.2.1基于学校的角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下,中国工程教育顺应历史发展,取得了跨越性的成绩。各级各类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方案、模式的摸索和锐意创新。2013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通知,通用标准中明确了对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工程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为工程类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面向社会和企业敞开了大门。但从工程教育部门的层面上来讲,存在的困难依然很多。首先,工程类高校的办学模式与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的工程教育起步较晚,始发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以京师同文馆开设天文、算学、化学等科为开端。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工程教育且行且停。受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工程教育模式先是依照苏联的工业教育模式,尔后又学习或借鉴了美国、英国、欧州的大学制度,让中国的工程教育渐近世界。2013年6月,在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签约成员。这是对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充分肯定,迈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标准工程师的重要一步,也加强了工程类高校与产业界的密切联系。但工程教育会受到来自当地政策、经济水平和传统文化的制约,它们之间相互适应、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和学校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工程类高校的具体操作细节包括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实践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等。教学大纲是学科的教学纲要,所有的教学活动和准备工作都围绕着教学大纲展开,是评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基本依据。CDIO对教学大纲做了专门的阐释,即CDIO教学大纲建构了大学工程教育改革基础的现代工程知识、能力及态度等规范。CDIO教学大纲中,首先要求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这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来锻炼学生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完成产品从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工作。在此教学大纲的框架之下,对照现代工程类高校的教学内容。现有的教学内容太过老套,一些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地重复同样的教案,没有创新,远落后于工程技术的发展。相关产业需要什么,最新的专业技术是什么,学生们无从得知。所知所得仅源于教科书上的文字描述,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新奇感,缺乏主动的实践空间。同时,这些教学内容重专业知识轻素质教育,突出个人能力的表现,忽略团队协作和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其忽略部分正是现代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也是产业界强烈要求的。CDIO课程设置有效地弱化了上述问题,其主要措施在于:(1)学科间互相支持;(2)课程体系间互相支持;(3)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最后,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创作和团队学习的空间,高等工程教育需要积极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实践教学除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外,还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和物质支持。这不仅依赖于高校自身的运作,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2.2.2基于教师的角度

教师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授者,在几千年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扬中,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中国历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但在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传统逐渐被淡化。归根结底是学校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无法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教师考核的标准。现在高校的考核或职称的评定多以教师的科研项目、论文、出版书籍等可量化指标为考核的标准,所以众高校教师纷纷以申请科研项目为奋斗目标,而疲于教学,对教学水平的要求较低。除此之外,社会服务工作也在考核之列。二、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大学对教师的学历或学位极为倚重,引进的教师大都直接来源于高校,使得学历不足但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人很难进入大学课堂。但来自产业一线的工程经验是培养工程师的可贵“教材”,于是学校一方面引进多素质型教师,另一方面又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并加强校企合作与培训。但同样面临很多问题:首先,引进教师在学术领域的权威性,对学科建设和工程师培养的贡献率。学校对引进教师考核制度的适用性和可执行性,以及重视程度。其次,教师进修或培训大多选择在国内外高校,而少有去工厂、企业或行业相关单位进行实践学习。近年来,来自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产学研合作已较多地提到日程上来讨论。这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有不小的促进作用,与此相关的教师考核标准仍相对滞后,重形式轻质量的现象依然存在。改善这些问题,建议有三:首先,考虑各行业精英或专家加入考核的队伍中。只有他们了解当前国际社会本专业的前沿,能够把握专业的最新动态和未来方向的需要,同时也了解教师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意义。其次,加大对“创新性”、“应用性”研究成果的支持和评价。第三,注重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和考核标准的多样化,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优势,使其在科研、教学、成果转化、实践经验等各个方面扬其所长,不被既定的、一统的考核制度所累。

2.2.3基于学生的角度

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多观注对教师的评估和考核,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多见于考试后的分数中。学生“分数至上”的价值观,使得学习脱离了生活,也远离了社会。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在学生从业前占据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它是学生的成长和生活过程。教育的目的与生活的目的一致,“生活也即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生活和发展,工程教育的本质是为工程师的生活奠定基础。因此,应把实践能力作为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因素。当代中国工程教育的模式下,高校学生应从学校学到哪些知识和能力?如何检验大学生已获得的能力?问题的核心在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的评估。评估的标准是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反映,因此,它必须在社会人才需求的框架下,符合工程教育中各专业利益相关者的切实要求。这些专业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来自产业界的精英,也包括在校的和已毕业的学生,以及大学教师和管理人员。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渠道来收集业界利益相关者的建设性意见与形势分析,并与教师和已毕业的学生讨论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中需优化的部分,通过对归纳总结各利益方的意见,评判学生在解决工程问题的时候,所反映出来的技术基础知识、操作能力、推理能力、社会人际关系,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隐性因素的不可量化性,评估标准在制定时,应加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权重。评估的方法或形式亦可以是多样化的,诸如:笔试、口试、目标问题的解决、学期中的独到意见和创新发明。学生学习效果评估旨于对教学的适应性进行改进,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以满足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加速中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步伐。

3结语

发展经济,造富社会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如何实现高等工程教育与地方经济对接,需要三方共同作用,即:政府、社会和工程类高校。首先,高校需要来自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要用知识去夯实基础,用实践去检验能力,用思想去不断创新。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明确了对国家需要和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扶持政策,为构建优秀工程师培养过程中所急需的实践环境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其次,社会是工程人才实践和检测的第一现场,也是工程人才的最终归宿。因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同样承载着“加快经济建设,培育工程能人”的义务和责任。但工程教育最后的落脚点是高校,高校是工程教育的重要操作场所,也是学生把知识内化、运用、创新的所在。所以,工程类高校是培育卓越工程师的主要力量,需要从内部形成一整套的培养规模和制度体系。前者,可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后者需要根据当时的国情和当地的情况来“量体裁衣”。总之,工程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一项长期、复杂而意义深远的工程。

作者:文力 刘剑梅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复合型理念下的工程教育论文 下一篇: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