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教育公平的破冰之举

时间:2022-07-31 09:32:29

异地高考:教育公平的破冰之举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3月3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关于异地高考的问题,教育部正鼓励各地尽快推进,现在到最后的冲刺阶段了,用不了10个月就会出台相关政策。

各地破冰之举:曙光初现

山东打破高考户籍限制 非山东考生可在山东高考

根据《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从2014年起,山东将逐步统一全省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同时凡在山东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山东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上海异地高考有限开放 10类非上海籍考生可高考

2012年,有10类非上海户籍考生可以在上海市参加全国高考。这10类非沪籍考生主要包括了持引进类人才居住证人才的子女,市外在沪工作人员的子女,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的子女,支内支边知青的子女等。其中,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和上海市教委批准的其他特殊情况考生两类,是2011年新增加的。

不过,也有学者指出,上海市降低非沪籍考生的报名门槛,主要受惠群体还是高端人才的子女,如父母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等,而普通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子女,仍被排斥在外。

争鸣:异地高考有助于教育公平

张会军(全国政协委员):异地高考是一项有益于打破教育地域特权、维护社会公正的改革,其意义不仅在于国家尝试纠正当前高考制度中蕴含的户籍歧视,更体现出中国社会公平和民主的进步。

朱清时(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异地高考是社会教育公平最重要的一环,它意味着农民工子弟可以在城市里高考了,现在高考受户籍制度管理太严,其实是用户籍制度保证了城市孩子的特权,早晚要开放,只是各个城市处于自我保护的心态,不一定很快接受。“这意味着以前享受特权的人就要损失一些,要失去一些优势。”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认为:国家如果只给出放宽户籍限制的思路,再由各地因地制宜提出具体方案,解决矛盾突出地区的异地高考问题,前景是很不乐观的。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认为:各地还是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确定这个闸门应放多大,一线城市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可适当将年限提高一些,即便是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情况都不同。而从长远而言,实现全国范围招生录取机会的平等是大目标。

异地高考,难点何在?

难在哪里?难在利益调整。外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势必“分享”流入地户籍考生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权益。

业内普遍认为,异地高考新政一旦执行,很可能会给京沪广这些高考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的沿海发达地区带来压力,而当地居民则担心,随着高考移民的涌入,有限的教育资源和高校录取名额都会被分享。

北京和上海的985高校录取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录取率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外来人员在北京、上海参加高考,并且让他们和当地考生一起竞争录取名额,这种局面是既得利益者最不愿看见的。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坦承,有关异地高考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其他省份的问题都不是很大。“既想到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让“异地高考”立即从理想的高地跌入现实的谷底,在外来人口输入重镇的北上广,“异地高考”改革的推进面临重重阻力。

相对于非京籍随迁子女家长的积极态度和维权诉求,很多京籍家长虽然对异地高考持反对态度。很多拥有北京或上海户籍的家长担心,由于高考录取分数线存在省(区、市)际差异,一旦放开高考户籍限制,可能会造成大量人员的流入,出现大量的“高考移民”。

顾也力(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异地高考”本质就是户籍问题,广东短期解决不了异地高考。异地高考实际问题是和户籍制度联系在一起,否则就不存在。异地高考牵扯到资源问题,我们拿广东讲,起码我认为广东短时间内解决不了,起码两三年之内解决很难。这个问题本质就是户籍问题,和利益挂钩,有了户口可以享受这里的医保、社保等等。这个问题现在解决不了,各个省的差异又很大,国家出台统一的规定很难。

伍中信(全国政协委员、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长)认为,异地高考对正在艰难推进的素质教育也会产生冲击。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如中部一些省份,但不能因此说京、沪生源考生的总体综合素质要差一些。异地高考可能会“驱动”中部地区的“中等生”成为西部地区的高考移民,这些考生再以“优等生”的分数考上京沪名校。而北京、上海地区因为推行素质教育,结果是高考分数不如“高考移民”,这会逼迫那些重视素质教育的地区转而为了升学率去重视应试教育。

编后:破解异地高考

迈出第一步很重要

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不少人担心“异地高考”会引发“高考移民”现象的风险。

“异地高考”仅是教育公平的第一步。不彻底消除歧视,教育平等就无法实现。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分配教育资源,改革现有的招生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推行“异地高考”是一个实现高考平权的契机。尽管难度很大,但我们对此寄予期待。

上一篇:这样教孩子自信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