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预算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时间:2022-07-31 08:13:40

探讨建筑工程预算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越加激烈,做好建筑工程造价及其控制工作非常关键。这既是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又是保证建成优质工程的重要环节。本文笔者对建筑工程预算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造价,控制,影响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不论在哪种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工程预算在整个工程造价控制中都起到重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给予其相应的重视。并通过我们所总结的各种途径,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预算水平,从而更好的建设建筑工程项目,使其发挥最大的用与效果。

一、工程预算概述

在建造这些工程的过程中,人们对所需要的建筑材料以及劳动消耗的实现计算,以衡量自己有没有力量去建造它,就被成为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项目具有单件性、生产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风险比较大,必须加强预算管理,以节约成本、控制进度,提高投资效益。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它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成本、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 也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建筑单位需要对施工中的各项成本耗费进行统计,并结合各方面的经验来算出准确的费用消耗,其中包括工人、材料以及机器消耗的变动,建筑单位通过即使掌握和了解,制定和控制施工项目的工程造价,为他们成功投标奠定了基础,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消耗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由于在施工预算当中不止有资金的考虑,还有很多的资源,比如人力、材料、机器设备等,所以在施工之前对他们进行合理地安排和编制,既可以为工程指明降低成本的方向,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工程质量的提高,使工程效率实现了最大化。

二、建筑工程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过于随意。由上例可以看出,很多工程在预算过程中,未充分考虑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预算过程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定的随意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少算、漏算、错算现象存在,由于点错小数点导致混凝土用量少了10倍。其次,招标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也存在少算、漏项的现象,尤其是少算现象,投标单位针少算部分会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对于招标单位而言,这部分就成为不必要但又必须增加的投资。最后预算过程未充分考虑特殊施工技术的成本。实体消耗部分与施工手段消耗部分决定了整个工程造价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实体消耗部分是按照施工图进行科学计算的,故差异较小,由此可见,施工工艺的差别是导致预算与结算差异的主要原因,如果预算过程中忽略了施工技术成本,则很可能会出现超预算现象。

2.设计原因。建筑工程涉及到建筑、给排水、电气安装等多个专业领域,如果各专业设计人员未及时沟通,则可能导致各专业图纸不符的问题。比如上述工程就增设了基础梁垫层、夹层增设了楼板等,这些结构的变化均未包含在预算内。还有一些设计单位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为了赶设计进度,导致设计深度不足、详图不全,甚至出现重大错误,影响到工程量的计算,最终影响到工程预算的准确性;施工中就会表现出设计变更过多的问题词,导致工程造价增加,比如上例中室外场地工程。

3.其它客观因素。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涉及到多个专业,仅建筑材料的种类就多达数十种、上百种,且同一种材料供应商不同价格也不尽相同,正是由于市场变化十分活跃,直接影响到工程材料预算的准确性,且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政策变化、市场变化等均会对其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即使预算人员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详细的了解和统计了工程涉及到的材料价格情况,也无法保证其施工期间材料价格不会出现浮动,从而无法保证预算的准确性。

三、加强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的策略

分析上述问题可知,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人为因素、管理体系因素是主要原因,因此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各个阶段,要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充分重视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建筑工程预算是提前将工程所需要的各项费用进行估计,这种估计需要建立在各种设计文件基础之上,同时还需要预算人员要到项目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反复推算,从而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尽量避免出现漏算和重算的问题发生。预算作为一种技术经济文件,在对其编制过程中需要依据一定的程序来进行。首先需要搜集资料,一个项目的投资预测工作需要很多的资料来支持,不仅要涉及到工程所需要的大宗材料和设备价格、施工地的地质情况、施工人员数量、工地的实际情况,同时还需要参考已建成的类似工程的相关资料。而一些项目需要进行经济评估,这就需要项目设立地的经济发展及周边环境和同行业的经营状况等资料。其次预算编制开始之前,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充分的掌握,清楚设计人员通过图纸所要表达的意图和重要内容,对图纸中可能发生设计变更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要做到准确计算各项工程量。工程量是预算编制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工程量涉及的内容也较,工作量也最为繁重,所以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对预算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做到耐心细致,同时还要在统筹主体工程的同时,做到兼顾其他工程。为防止因价格波动影响预算对投资的控制效果,应该建立工程造价差价预测系统,对各项工程造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预测,以适时调整差价。

2.加强预算审核。从某种程度上讲,工程造价预算审核是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预算编制后,增加预算审核环节,可最大程度上防止出现漏算、多算、错算的现象,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从源头上控制工程超预算。实际造价控制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体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因此要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有针对性的审核方法,以施工环境为依据建立适用的预算审核机制。具体而言,造价预算审核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际施工过程中产生却未标注于施工图纸中的费用,比如施工设备的安装、维护、保养费用,需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收取。其次,重点审核工程量,建筑工程量的准确性对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进行预算审核时要将该部分作为重点,严格按照预算清单、定额标准等进行相关计算。最后,取费审核,该工作需在遵守相关政策文件规定的前提下进行费率计算,并做好材料价差的调整,以保证其与相关政策法规相符。

3.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应急体系。建筑工程施工体现出周期长的特点,施工过程中难免发生突发状况及突发事件,这些因素往往具有不可抗性、不可预知性,因此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预算控制应急体系,加强源头性预防机制建设,真正实现动态化的超预算控制。制定严格的工程造价审批制度,提高造价调整的机动性。针对施工过程中需要调整的造价部分,要对其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强化过程管理,对事前批准关卡、事中检查督办、事后审查审计等各个环节预以控制,将造价调整可能导致的各种不利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工作,涉及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造价预算控制难度较大,结合当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不仅可以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费用,还能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建筑工程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利锋.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 价值工程,2011(19).

[2]罗杰.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J]. 技术与市场,2011(8).

[3]严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1,(06).

[4]蒋美华.浅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J].科技风,2012(05):168-169.

上一篇:无声破碎剂在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我国养老社区的发展现状与规划原则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