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关节脱位的护理

时间:2022-07-31 04:13:1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关节脱位的护理

摘 要 目的:提高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预防关节脱位发生。方法:通过对A组关节脱位原因分析,加强B组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实施早期功能训练,正确指导家庭康复锻炼。结果:A组177例患者中发生关节脱位者12例,B组92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关节脱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髋关节 人工置换 康复护理

资料与方法

1995年1月~2002年12月共施行177例THA,发生脱位12例,发生率6.9%(A组)。2003年1月开始,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2003年1月~2006年7月共施行91例THA,仅1例发生脱位,发生率1.1%(B组)。两组脱位发生率采用t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原因分析

患者因素:患者精神意识差。如老年人意识不清,不能与医护人员很好配合等,男性较女性脱位多[1]。

术后搬运不当:术后患者返回病房,搬运时不当可引起关节脱位。A组中有3例发生在搬运过程中。

手术入路及放置假置不当:通常认为后方入路脱位率更高,而手术中髋臼杯前倾角过大过小、假体的偏心距过小、股骨距截骨量过大都容易造成脱位。

家庭护理不当:出院后不遵医嘱,提前改变。A组中发生4例。

护理方法

做好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术后康复过程相当漫长,3~6个月仅能恢复正常的50%[2],患者应重视术后的要求及功能锻炼的必要性,激发患者自我锻炼的主动性。

术后护理:将患者平放床上,确保患肢有效中立稍外旋位,必要时患肢给予皮牵引,切忌内旋位。术后第1天,撤除软垫,尽量伸直术侧下肢,以防屈髋畸形。

早期功能锻炼:当麻醉清醒后即可鼓励患者活动患肢,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足背屈伸运动,必要时给予按摩,促进静脉血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1~2天拔除引流管,可指导进行髋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术后7天以上可进行直腿抬高练习。如无特殊情况,可允许患者翻身。

坐位练习:坐位练习一般在术后6天开始。坐位是髋关节最容易出现脱位的。如果患者术中关节稳定性欠佳,应放弃坐位练习。

下床方法: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

助行器行走练习:由护士指导进行。

出院后康复指导:THA术后2周患者即可出院回家休养。出院时护士要教会患者在家锻炼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三不”(不过度负重,不做盘腿动作,不坐矮板凳)、“四避免”(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奔跑等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项目;避免在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从坐位上站起;避免在双膝并拢双足分开的情况下,身体向术侧倾斜取物、接电话等;避免在不平整或光滑的路面上行走)[3]。

效果评价

B组仅1例关节脱位,其他患者均在半年后弃拐行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

讨 论

THA是人体较大的重建手术,虽然其术后10年优良率达90%以上,但更加优良的结果与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正确的功能锻炼和配合治疗关系密切。理想的康复应从术前开始,使患者术后积极主动地进行功能锻炼,确保手术成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黄伟,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腹股沟区疼痛原因分析.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1):813.

2 王爱民.减少人工关节的并发症十分重要.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1):801.

3 谢德利,主编.现代康复护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75.

上一篇:脑外科病人行持续腰穿外引流的护理 下一篇:长期卧床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