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7-31 02:25:22

遥感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传统工程的勘测之中,设计人员务必要在野外来进行考察、调研论证。遥感技术可以消除传统勘测手法中的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及勘测时可能遭遇不测等诸多艰难险阻。遥感图像丰富、直观、逼真、宏观的信息对电力工程线路的地质情况、工程选线有极大的作用,提高了工程勘测的效率。

关键词:遥感技术;电力工程;勘测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遥感技术是依据电磁波的原理,并采用各类传感仪器对距离地面物体几米、几百米甚至是万米以上的飞机、飞船以及卫星上,采用传感器接收地物的发射或者反射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收集、分析、处理,成像,因而对地面各类物体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所以说,使用它能高质量、高速度地绘制地图。遥感根据电磁谱段的差别可分为微波遥感、紫外遥感、多谱段遥感、红外遥感、可见光遥感五种。

1.遥感技术的优点

1.1、收集数据迅速,勘探范围广阔

航天飞机在高达10km左右的高度探测,陆地卫星的轨道可达910km左右。而一张陆地卫星图所覆盖的范围达到三万多平方千米,约相当于我国海南岛的面积。并且遥感技术还具有获取信息周期短、速度快的优点,传统的实地测绘地图和野外勘测,往往要花几个月,几年乃至十几年才能重复一次,而陆地卫星每十六条就可覆盖地球一遍。通过遥感技术,不仅能迅速地获得公路干线的数据,而且又能勘测到公路周围的地质地形条件。

1.2、能动态地探测到地物的变化

遥感探测可以重复的,并且周期性的探测同一个地区的同一个目标,这就有利于工作人员可以分析不同时期的数据变化,动态性的掌握目标物的表面和内部所发生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全面避免传统的探测的方法,从而为工程选址和维护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除此之外,通过对当前自然界的一些变化的规律,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天气和环境之下,遥感技术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3、多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与庞大的信息量

要高技术可以获取较多的信息量的原因就在于遥感器的波段不相同,遥感器不仅仅可以使用可见波段对于第五进行勘探,同时也可以通过肉眼无法看见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等波段进行探测。它不仅仅可以清楚的探测出来目标物质的特质之外,还可以对目标的物质内部进行勘探,这是遥感器利用微波的穿透能力,直接采集达到对目标端的采集和分析的作用。

2.工程勘测中遥感技术应用的特点

遥感技术在工程勘测的过程中,对于工程的选址和勘察等各个方面的应用都不相同,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其一,勘测工作比较全面细化,从线到点、从外到里,逐步进行深化;其次,对于勘测的结果的数据较为准确;然后,勘测的成果和质量可以全面的和施工进行验证,并且可以快速的得到结论;最后,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外业必须要重点进行验证,全面提高工程勘测的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对于遥感技术的应用来说,不仅仅需要宏观的满足陆地的卫星图像,同时还需要满足当前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航空遥感的技术,两者进行相互结合,才能全面发挥遥感技术在工程探测中的应用和勘测的效果。

3.电力工程勘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3.1、改进电力工程线路

遥感技术在电力工程线路应用的过程中,使用的是利用遥感技术搭建工作线路的信息处理的平台,这样有利于遥感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这是一种遥感器图像处理技术的延伸,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遥感图像信息和输出平台数据的处理。信息处理平台在进行破解的过程中,需要全面的考虑到对于电力线路的安全和使用的经费点呢过,尤其是对于电力线路、村庄城镇和水文地质相互过渡交叉的地方。工程线路在对于路径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收集和整理可能存在的一些线路,并且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对比,从而选择出最优化的一个工程的路线和路径。对于地貌复杂或者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地方,应该采取GPS RTK的技术进行实地的考察,避免线路路径的选择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出现穿越复杂地貌和建筑物密集的现象,全面确保延长路线和绕线的情况下,不会增加施工的成本,达成工程的勘察和设计相互一体的效果,从而可以缩短施工的路径,减少施工的周期,同时还可以减少施工的成本。

3.2、采用遥感图像技术获取电力线路的基本信息

获取电力工程干线的水文地质和各种建筑的信息是电力工程勘测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电力工程干线设计的关键性的基础。遥感图像处理在电力线路地质勘测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就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的两个阶段进行的。电力工程线路地质勘测是基于1:10-1:20万的TM图像为数据基础的,在采集相关区域的地质文字报告、图像、资料,并做整理与分析,在对电力干线的地质情况有大概性的了解的基础上,做路线踏勘及小、中比例测绘,并结合轻型山地工程和钻探获得典型的勘探剖面,以摸清干线的地质情况,并就工点构造物与控制性工程地段进行定性的地质环境评估,并提出方案。

(1)遥感图像的分析、破译工作应当同此阶段的电力工程路线地质测绘同步或提前进行,并要在调查的整个过程之中,让它成为报告编写、资料整理、野外调查、设计编写的组成部分,以尽量缩减野外调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要尽量采用不同波段、不同种类如(IRSCI、SPOT、TM和中巴卫星资源图像)、不同时相的图像。选择的比例尺要控制在1∶1-1∶5之间。选择对应比例尺的全色航片与彩红外结合运用,让遥感图像的整体概括性强。

(3)要在室内仔细破译图像的条件下来做全野外的验证及检查,把破译工作同地面地质勘测密切结合,使用单张航片做实地布点,结合GPS及地形图做定位。破译结果应当在现场验证,对破译的地质现象、外推结果及解译标志都要进行补充与核实。

(4)第一要获取的基本线路的地理信息主要包括线路所可能穿过的铁路公路、乡村城镇、湖泊江河的基本地貌地形特征,这些可通过上述所采用的手段迅速获得。第二要重点分析电力线路所经地质的潜在灾害可能性,如断层、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资料和数据,可通过定期的遥感观察、文献资料及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获得。

(5)最后的资料成果当包含遥感影像图、特殊地质信息资料汇总表、不良地质、工点路线地质图、剖面图、遥感路线地质平面图及遥感路线地质破译报告。

3.3、工程线路信息平台的搭建

在搭建电力工程线路信息平台的时候,必须要结合GPS技术进行,在有效的利用航测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获取遥感的图像,这样才可以使得信息的平台更加准确。因此,要想提高遥感技术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那么就必须要合理的使用米级以下的较为精确的传感卫星技术。

结束语

遥感技术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能让电力工程方面的勘探人员,迅速而又高效地完成工程中的勘测任务。在计算机对大量的遥感数据分析、运算、贮存能力日益变强的情况下,特别是空间定位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对地物做多光谱、多波段、多平台进行综合处理让遥感技术成为当前电力工程勘测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林坡.论遥感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2,04:40-41.

[2]卓宝熙.遥感技术在工程勘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4,03:43-45+53.

[3]杨洪亮.论遥感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6:17-18.

[4]袁德宝,崔希民,臧永强,李春意,杨黎明.GPS在电力工程勘测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9,04:58-61.

作者简介:刘鸿剑(1983-),男,汉族,甘肃镇原人,硕士,工程师

上一篇: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的质量和管理分析 下一篇:一种局站监控无线传输方案的SIM卡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