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灾区中学生焦虑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31 12:53:14

重灾区中学生焦虑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本文作者采取分层抽样法,对汶川县威州中学不同年级学生进行了焦虑自评量表测评和动态调查,结果显示:威州中学生的焦虑水平较高,女生焦虑症状发病率高于男生。因此,重灾区体育教学工作应加强对学生焦虑的干预力度,力求降低他们的焦虑水平,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重灾区中学生 焦虑症状 对策

本文旨在了解重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和体育教学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帮助重灾区中学生走好异地求学之路。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针对汶川县威州中学的学生,从初一至高三每年级随机抽取两个自然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81人,占52.4%,女生346人,占47.6%。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本量表由20个条目构成,用于评定焦虑的主观感受,各条目分4级评定。累计各条目得分为总粗分,粗分×1.25得标准分。测试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已被抽取班级为单位集体进行,当场分发问卷,当场收回。

1.2.2数理统计法

数据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除13岁学生的焦虑症状发生率较低外,焦虑症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特别是16、17岁学生的焦虑症状发生率已接近50%,这两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集中在高二、高三两个年级,学习压力大,再加上地震后思想上的波动,以及对家庭支付大学学费能力的怀疑,这些因素的同时存在大大增加了学生思想上的不确定性因素。

表2的情况显示,汶川县中学生中各年级学生的平均焦虑水平都高于全国常模。单从平均分值来看,除高二学生男女平均焦虑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级学生中男女焦虑水平都没有较明显差异。

如果把表一与表二结合起来分析就会发现,男女焦虑症状发生率其实是有较大的区别的,这说明学生焦虑水平的个体差异是较大的,女生焦虑水平的个体差异更加突出,女生的焦虑症状发生率整体比男生高。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汶川县威州中学生的焦虑水平偏高,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焦虑症状发生率较高,其中高二、高三学生的焦虑症状发生率已接近50%。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减少或消除这些因素。

引起威州中学生焦虑水平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引起非灾区中学生焦虑的一般因素外,还在于地震而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

威州中学整体从汶川县城迁至成都的阳光体育城。体育城内同时入住了几所本科及专科院校的师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聚集在一起,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作息时间、复杂的人际交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些心理发育仍不成熟的灾区中学生。这就使得灾区中学生原先的生活模式被打破,以前简单的人际交往现在变得复杂而困难。

同时,地震过后,这些经历了灾难的中学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接受别人的审视。天热时不能像别的中学生一样买饮料解渴;衣服旧了、破了不能像普通学生一样买新衣服穿戴……因为他们接受了捐赠,这些看似正常的现象在别人的眼里就变成了奢侈。在这种情形之下,这些饱受地震之苦的重灾区学生就又多承受了一份心理上的煎熬。

而体育是没有区域之分的,无论哪里的学生,无论男女都有享受体育乐趣的权利。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体育手段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体育是人们沟通情感的一种形体语言,是语言无法替代的体育艺术。通过优美的旋律、韵律和形体语言,可以给人们带来人类的融洽、和谐的情感体验和甜蜜、优雅的生活情趣,从而弥补现代人的心理缺憾[2]。

4.结论与建议

(1)汶川县威州中学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焦虑问题。建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针对这种状况开展合作学习、游戏、拓展训练等能够减轻或消除这些因素的活动项目,同时体育教师要正确引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2)在威州中学学生中,女生焦虑的个体差异较大,焦虑症状发生率高于男生。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女生的教育,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适宜的运动强度以促进女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季浏.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37,(1):37-42.

[2]丰萍,李卫民,刘建国.“体育舞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79-480.

[3]曾玉杰.发挥体育学科优势促进心理健康教育[J].体育学刊,2003,10,(5):99-101.

[4]李向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7,14,(3):92-94.

上一篇:注重培养情商,提高综合素质 下一篇:再论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