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院校体育及德育的教学一起发展

时间:2022-07-30 11:27:55

诠释院校体育及德育的教学一起发展

大学生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特定的生理和心理阶段,而且所处的环境也比较特殊,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做到对他们生理、心理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要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和体育教育的统一,但是长久以来,由于受到思维方式的限制,人们很难将学科进行对外的横向联系,特别是体育教学,人们从未将它与人文色彩以及伦理关怀联系起来,长久以来,体育教育在高校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人们对其的重视度明显不够,更不用提将其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1加强高校体育教育的意义

1.1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学生大多都处于18~22岁之间,处于一个生理素质较为良好的时期,生理系统全面成熟,而且大学生大多好动,处于极为活跃的时期。这时候,加强体育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行集中训练,让他们在学习之余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锻炼,从而可以满足大学生的生理需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1.2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首先,加强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体育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另外它还与德、智、美、劳相结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体育教学融入了一些道德、能力、知识、素质、技能、以及意志与情感,因此更加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体育的创新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比如一些动作的时间、数量、节奏等等的改变,都具有创新意义。因此高校在加强体育教育工作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这对我们整个民族身体素质的增强,乃至中华民族的繁荣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次,加强体育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由于大学生所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导致大学生内心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且由于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某种欠缺,这些都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无法承受高校中的环境,导致性格的抑郁,容易产生自闭和自卑感,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发展不利。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缓解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压力,舒缓他们的情绪,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另外,由于大部分体育活动都要求是团队合作,因此大学生在参加这些体育活动时,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还可以加强与同伴的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另外也可以在比赛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进取心。这些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2加强高校体育教育的措施

体育教育在高校的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有利条件,其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因此更加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能够使学生在自我娱乐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素质和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因此,高校要大力加强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且在这过程中向学生传递一些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情操,让他们在锻炼的过程中达到自我的不断完善。

高校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进行体育活动,让他们有充足的场地。另外,要加大体育教育课程的设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

在进行体育教育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具有创新的观念,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去认同、接受。另外,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氛围,让学生去享受体育锻炼这个过程,而不是一味地去被动接受教师授予的一些死板、生硬的体育动作,要让学生觉得体育是一种小怪兽,在这个过程中从而达到不断创造、创新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给个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总结评价”为主的教学模式,要考虑学生的种种差异,将其视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

当然在加强体育教育时,不能忘记对体育理论的学习,这是高校体育教育不断创新的基础,只有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各种创新才有实践地可能性,才能慢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当然,在加强体育教育时不能忘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因为只有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等提高了,才能实现体育教育的创新,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学生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当教学课时明显不够时,可以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来进行体育活动的安排,从而为自己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高校的道德教育

3.1高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道德”一词来源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一词发展至今已近发生了一些变化,当代所谓的道德就与内心所得最接近。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周易》中就有过对道德经典的概括,主要为: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位置做适当的事情,要懂得事物和环境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认识到时机和位置的变化,然后顺应新的时机和位置,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适应新的时机和位置。道德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很难在人性中找到道德的原则,道德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看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约定。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迁,人类的道德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文化已经无法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特别是高校的道德观。由于我国还处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期,文化也处在一个融合和过渡的阶段,再加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西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入到我们国家,进入高校中,大学生由于社会经历还不够丰富,因此很容易迷失自己,造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比较单薄,价值观单一化,而且高校的道德已经缺乏一种稳固的文化底蕴来支撑了。

目前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的价值选择和评判标准已经完全背离了原有的标准,我们在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时往往会采用如下标准:该同学成绩是否优秀,有没有获得过某种奖励,有没有特长。当前的驾驭主要是应试教育,因此学校看中的主要是该同学的成绩够不够好,能否进入重点院校,对于学生其它方面的培养却是少之又少,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现象:成绩好、奖励多的就是好学生。这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偏离和单一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会造成他们价值观的单薄。有些学生的价值观会受到质疑,长期下去会导致他们迷惘并且不相信自己,从而淡化所有行为的价值和意义。

而那些所谓的好学生由于长期以来的吹捧,没有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观念,使其无法正确判断一些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道德观,甚至在走上社会后很容易效仿社会的黑暗面误入歧途。

3.2打破高校单一价值论的措施

要想打破高校单一的价值论必须从源头抓起,打破教育系统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价值观的单一化的问题。高校的道德教育应该做的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让每一位同学重新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看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个性,让他们在高校中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高校应该多多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另外应该设立一些心理服务部门,及时给学生进行心理的辅导。由于大学生处于特定的环境之下,承受着各种矛盾和压力:满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渴望独立却又希望理解与支持的矛盾;渴望成熟而社会经验明显不足的矛盾等等。这些都很容易给大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困扰,如若不及时沟通,则很容易发生价值观的偏差,从而误入歧途。

中学的教育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要求,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价值观单一化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宝贵的资源,虽然高校的各项体制目前还不是很完善,还主要是一种行政本位的教育制度,但是大学资源相对与中学更加丰富、课程多样化、课外工作也更加丰富。

求学目标以及毕业后的工作指向等都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学生可以寻求相对自由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只要在这个过程中稍加引导,对于大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也有助于高校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

4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共同发展

高校是一个学生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地方,由于这一时期,大学生的生理系统和心理系统都达到最成熟的阶段,因此如若加以正确的引导,必然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可以加强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共同发展,在体育教育中让学生心理素质得到不断地提高,从而达到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有研究显示,生理系统是对心理系统的强约束,同时心理系统也会反过来约束生理系统,而且这种强约束的变化必须要有新的状态与之相适应。我们进入社会后,在社会环境的强约束下,心理会进一步的发育,然后再由心理处理作用于生理,才会导致心理第二维的表达。生理的不断进化会导致心理与外界沟通能力的不断增强,而且也会增强心理与社会的互动循环。因此,我们不断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来对大学生的生理机能进行强约束,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调整心理结构,而且这种心理结构会渐渐与社会接轨。因此,高校在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时要注意与体育教育相结合,促进它们的共同发展,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大学体育专业当前篮球课程计划执行 下一篇: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见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