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岛状癌1例

时间:2022-07-30 11:16:39

【摘要】 目的 介绍并讨论甲状腺岛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结合免疫组化分析1例甲状腺岛状癌。结果 癌细胞排列成巢状、岛屿状和条索状, 细胞排列紊乱, 呈圆形或椭圆形, 形态较一致, 细胞界限不清, 胞质嗜酸性, 偶见核分裂像, 有血管侵犯。免疫组织化学标记TG阳性, CT、突触素(Syn)、癌胚抗原(CEA)均为阴性。结论 甲状腺岛状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介于高分化癌和未分化的间变性癌之间, 需与甲状腺髓样癌、实性甲状腺状癌、嗜酸细胞性滤泡癌、未分化癌及颈部大细胞淋巴瘤等鉴别。

【关键词】 甲状腺岛状癌;鉴别诊断;病理特征

甲状腺岛状癌是形态学、生物学行为等介于高分化甲状腺癌和间变性甲状腺癌之间的一种有侵袭性的甲状腺肿瘤, 国内的相关文献很少, 本文通过1例甲状腺岛状癌分析其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女, 59岁, 因颈前区包块5年入院。查体:双侧甲状腺肿大, 无压痛, 随吞咽上下移动。超声提示:右侧甲状腺结节状肿物。

1. 2 方法 标本经4%甲醛液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法, 单克隆抗体及试剂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 结果

2. 1 病理检查

2. 1. 1 大体检查 右侧甲状腺组织8 cm×6 cm×4 cm, 切面见直径3 cm肿物, 包膜完整, 棕红色, 质软。

2. 1. 2 镜下所见 癌细胞排列成巢状、岛屿状和条索状, 细胞排列紊乱, 呈圆形或椭圆形, 形态较一致, 细胞界限不清, 胞质嗜酸性, 偶见核分裂像, 部分癌组织侵犯血管。

2. 2 免疫组化 TG阳性, CT、Syn、CEA均为阴性。病理诊断:右侧甲状腺低分化癌, 符合岛状癌。

3 讨论

甲状腺低分化癌(岛状癌)最早于1907年描述, 1984年Carcangiu等研究25例特殊甲状腺癌患者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首次定名[1]。甲状腺岛状癌所占甲状腺癌的比例及男女发病率等流行病学资料国内外文献报道很少, 检索到的文献报道差别很大, 其原因可能是诊断标准模糊不清, 将甲状腺岛状癌诊断为其他类型的甲状腺肿瘤。国外文献报道甲状腺岛状癌更多见于妇女及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由于其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 可发生淋巴道转移和血行转移, 常侵袭骨和肺等器官, 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Justin等认为甲状腺岛状癌起源于滤泡上皮, 大多数病例中都出现不同比例的滤泡样结构。根据其形态结构、侵袭性的生长方式、坏死和明显的血管侵犯可做出诊断, 但是当低分化癌内出现少量与状癌和滤泡癌类似的成分, 诊断比较棘手。诊断的时候是否要说明肿瘤组织中其他类型癌的成分及所占的比例也有待商榷。

对于病例可以广泛取材和鉴别诊断很重要, 本例甲状腺岛状癌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甲状腺髓样癌:癌细胞呈圆形、多角形或梭形, 形成实性片状、巢状、梁状或内分泌肿瘤样结构, 间质见淀粉样物沉着, CT、CEA、铬粒素A(CgA)及Syn阳性。②实性甲状腺状癌:癌细胞具有状癌的细胞核特点, 即毛玻璃核、核沟及核内包涵体。③嗜酸细胞性滤泡癌:癌细胞形成滤泡样、实性或梁状结构, 细胞体积大, 胞浆红染, 细胞核染色深, 有明显的嗜酸性核仁, 细胞异型性更明显, 甘油三酯(TG)、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及细胞角蛋白7(CK7)阳性。④未分化癌:由梭形细胞、多形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混合构成, 核分裂像多见, TG阴性, 肌酸激酶(CK)阳性。⑤颈部大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弥漫分布, 不形成滤泡, 无甲状腺状癌的细胞核特征, 无岛屿状结构, 白细胞共同抗原(LCA)阳性, TG阴性。

目前甲状腺岛状癌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全甲状腺切除术, 术后131I治疗, 必要时放、化疗。我国对甲状腺岛状癌的研究没有广泛开展, 作者报道此例甲状腺岛状癌, 为今后的学者研究中国人甲状腺岛状癌的发病率、好发年龄等流行病学特点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希望能统一诊断标准, 提高中国人甲状腺岛状癌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Gogas J, Kouskos E. Markopoulos C, et al.Carcinosarcoma of the breast: report of two cases . Eur J Gynaecol Oncol, 2003, 24(1):93-95.

[收稿日期:2014-05-13]

上一篇:20例小儿中药汽浴熏蒸的护理 下一篇: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重睑术后肿胀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