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时间:2022-07-30 08:24:13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示范性、长期性、复杂性和创造性。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坚持不懈的正面引导与示范;离不开家长在复杂的家庭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一贯的规则教育;离不开家长在不断学习中创造性地解决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小学一年级教育、教学与管理中,我认为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应着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入学半个学期,还有不少孩子不懂听铃声进教室、不懂做课学准备。在课堂上常常会有孩子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发生争执,课间活动打小报告的比比皆是。这些“熊孩子”为什么不守规矩?是否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方法有关?在生活中这样的“熊孩子”随处可见:在超市,有的孩子买了这样要那样,稍不如意就倒地耍泼;在餐厅吃饭,孩子自顾自地玩耍,甚至跑来跑去,家长尾随其后,给他喂饭;在游乐场,总有一些孩子动不动就对其他孩子横眉冷对,甚至拳打脚踢,或者家长苦苦哀求也不肯回家……虽然,他们各有各的“熊样”,但是根源往往只有一样:不仅是非观念薄弱,更重要的是缺乏最基本的自控能力,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要求,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可是,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呢?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要求孩子按时睡觉、准时起床、按时吃饭、不偏食、不挑食,注重孩子道德规范的培养,如在公共场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摘花草等。家长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不作无原则的迁就,不让孩子随心所欲,孩子就会逐步学会约束自己。其次,要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给孩子分析为什么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再次,要引导孩子参加健康的、积极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消耗过多的精力,发泄不良的情绪。正向行为增加,负面行为自然就少。孩子们自然会把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与游戏活动带到课间。最后,我认为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家长要有预见性,要有前瞻性,如吮吸手指。等到已成为顽习、恶习再去纠正,就只能事倍功半,甚至花几十倍、几百倍的功夫才能纠正。其实,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一样的道理,等到习惯于不学习、不阅读再纠正就难了。有些家长每天都会询问孩子: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你们班今天谁干了坏事?谁是你们班最坏的孩子……表面上看家长们很关心孩子,但这些家长是否想过,也许你就是他的榜样――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你为孩子悲观消极的人生观埋下一颗种子。

二、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小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和保持性还在不断发展,特别低年级孩子注意力还不稳定,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不少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别说10分钟~20分钟,连两三分钟都难以坚持,这主要表现在:不会倾听、不会执行指令、不会跟随集体行为、写字与作业过程中难以安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注意力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扇天窗,才能让智慧的阳光撒满心田。注意力是孩子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操作和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条件。

家长应该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做哪些努力呢?

(一)为孩子创造安静、整洁、适宜的学习环境。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干扰,所以安静整洁的环境,不仅能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且能让孩子免受干扰,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简洁明了地给孩子下指令。据我所知,很多家长习惯不停地给孩子下重复指令,甚至一个指令爷爷下完奶奶下,奶奶下完爸爸下……久而久之,养成孩子充耳不闻的坏习惯。

(三)鼓励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有些家长因为孩子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就在孩子身边“站岗”。导致孩子依赖性强;有些家长利用题海战术,导致孩子厌学,注意力更涣散;还有些家长超前教学,抢老师的“饭碗”,导致孩子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

(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听力,与孩子平等对话、平等互动。与孩子互讲故事、读书。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描述所听、所见、所想。而家长则是他最忠诚的听众,成为孩子专注倾听的榜样。

三、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阅读不仅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学习能力,更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爱阅读的孩子更专注,这能帮助他在课堂上投入同样多的专注;爱阅读的孩子知识面广,更容易对课堂上的知识举一反三,爱阅读的孩子会思考,更容易在学习中发现课堂知识的有趣之处;爱阅读的孩子想象力、综合归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会更强,更容易吸纳课堂知识;爱阅读的孩子会主动学习,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主动学习的活动……这些能力可能一时无法体现在考试成绩上,但未来一定会体现在考试成绩上。

阅读终生有益,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需要长时间地培养、积累。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要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视阅读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经常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对待书报总是兴趣盎然,孩子会对书籍充满着好奇,自然会在书的国度中流连忘返,自然会乐于读书。相反,如果父母不读书,却想让孩子读,他就会说:“你们自己都不看书,为什么要让我看?”所以家长就是孩子阅读最好的榜样。为了营造阅读氛围,家长应该给孩子买一个书架,专门放他的书,让孩子想看书的时候就有书可看。

(二)经常带孩子上书店,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看他自己爱看的书就是最适合他的,无论是动漫、科幻、天文地理、武侠、历史……只要不是黄色读物或其他不良读物,家长不要干涉限制,如果发现孩子喜欢某一个作者的书,就把该作者所有的作品都找来看,这一招对于诱导孩子阅读很有效。同时父母要多注意图书信息,经常推荐一些优秀读物给孩子看,如果孩子对你推荐的书不感兴趣,你就坐在一旁自己看,当看到好玩的地方时,马上讲给他听或者指给他看,相信他一定会夺过你的书细细品味。买书是最好的教育投资,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定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三)和孩子一起阅读。很多家长谈起让孩子阅读总是摇头叹息,无计可施。其实,让孩子爱上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阅读,很多专家建议,同孩子一起阅读,至少要坚持到他们小学毕业。大部分孩子在12岁之前,倾听理解能力要比阅读能力强。所以,父母为他们念书比他们独立阅读收益会更大。

在轻松的气氛下,安排一小段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如每天挑选出固定的时间,如晚上7:30~8:30,作为家庭成员共同阅读的时间。这时孩子面对的世界比以前复杂,会有很多想法和困惑。家长和孩子在睡前很放松地共读,轻松地聊一聊,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与他最近遇到的问题,给孩子一些建议,还是建立密切亲子关系的最好时机,轻轻松松地让孩子爱上阅读。

如果说孩子的中小学教育是一场长跑,阅读习惯赋予孩子的就是持久的耐力,阅读需要家庭内沉浸式的影响。

在家庭中,家长除了着重培养孩子以上三个方面的能力以外,还应该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体会自身的责任意识,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后的幸福感。特别是学习上的事不要代劳,如收拾文具、整理书包。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家长应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客观事物,并做到观察与思考有机结合,善于提出问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相信家长们长期不懈地指引是孩子成长与成功的不竭动力。

良好习惯养成的结果很美好,但过程往往漫长而痛苦,它会磨炼我们的意志力,如果孩子的中小学教育是一场长跑,阅读习惯赋予孩子的就是持久的耐力。阅读需要家庭内沉浸式的影响。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奖惩机制,有奖有罚,规范孩子的行为,鼓励和抚慰孩子的情绪,给孩子的意志力充充电,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上一篇:让综合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出彩 下一篇:美术与各学科融合让课堂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