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大型船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方法探讨

时间:2022-07-30 07:47:39

沿江大型船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方法探讨

摘要:本文以中海长兴国际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修船基地一期扩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工程实例,结合上海地区地域特征、沿江岛屿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修船基地工程特点,探讨沿江大型船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沿江大型船厂中海长兴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ith a sea of Changxi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Engineering Co. Ltd. shipyard phase expansion project of geological hazard base evaluation as an exampl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region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Shanghai islands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ship-repairing characteristics base engineering, technical method of risk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s along the large shipyard.

Keywords: Geological Hazard along the large shipyard in Changxin

中图分类号:P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为配合上海市黄浦江两岸的综合开发,黄浦江沿岸的船厂逐步实施搬迁和功能转换,以符合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在长江南港长兴岛南岸马家港下游使用约3km岸线,建造中海长兴国际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修船基地一期扩建工程。

为合理选择修船基地场址、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需要进行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国土资源部2004年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1]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DGJ08-2007-2006)[2],以中海长兴国际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修船基地一期扩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探讨沿江大型船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方法。

工程概况

工程性质特点

本期为陆域建筑,以中部415m过江通道控制区为界,划分为狭长的西部(上游)和相对宽敞的东部(下游)。西部狭长,南北宽度50~100m,布置规模较小的油漆库、舾装工作站、2#综合仓库、厂级污水处理站、含油废水处理站、变配电站、空压站、气化站、乙炔汇流排、2#机电综合车间、2#船体车间、2#生产辅助楼、铜矿砂库及回收库等。东部较宽敞,南北宽度200~300m,可布置大型厂房,其中 厂前区包括综合办公楼、消防站、门卫、管理区、锅炉房等; 舾装生产区包括1#机电综合车间、舾装车间与坞修车间、1#综合仓库等;动力区包括总降压站、柴油发电站、氧气汇流排、变配电站、空压站、乙炔汇流排等; 船体分段加工区包括1#船体车间、分段堆场、涂装堆场、涂装车间、1#生产辅助楼等; 海工模块区包括模块堆场、模块分段装焊场地、模块总装场地。

场地现状及周边环境

拟建场地为长兴岛南侧、马家港下游,地貌类型属长江三角洲的河口、砂嘴、砂岛类型。本期以老大堤为界,于2005年在滩涂0m线上实施圈围并吹填成陆,形成陆域面积48.7公顷,吹填后陆域范围标高为6.5m左右(吴淞高程),防汛堤标高为7.0m,码头前沿为-10m。新开港由北向南贯穿场地汇流入长江。

场地周边主要分布有中海船厂、长兴电厂、江南长兴造船厂等厂房、办公及码头等水工建筑物,长兴雷达站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民宅、农田、鱼塘等。

地质环境条件

⑴长江水文条件

本场址位于长江口南支南港北岸,以附近长兴潮位站实测潮位资料统计,潮位特征值如下:最高潮位5.88m,最低潮位-0.29m,最大潮差4.46m,最小潮差0.10m,平均潮差2.47m。

⑵基础地质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扬子准地台浙西-皖南台褶带和下扬子台褶带的北东延伸部分,在地质历史时期总体表现为隆起状态,构造活动以断裂为主,辅之缓慢升降,为断裂分割而成的正向隆起断块,称之“上海台隆”。评估区基岩埋藏深度一般300~320m左右,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黄尖组火山岩。评估区内无断裂分布,附近地区分布有淞南断裂、高东断裂、大场-江湾断裂等[3]。

⑶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场地西侧马家港车客渡码头扩建工程、北侧崇明越江通道、及场地内工业供气站、大型钢结构件场地的勘察资料,拟建场地地基土在60.0m深度范围内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砂土组成。依各土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埋藏深度、空间分布规律、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等工程地质特征,将其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及分属不同层次若干个工程地质亚层。

表1地基土层分布及特性表

图1工程地质剖面图

地质灾害类型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2]根据上海地质灾害发育、发展的特点,确定的主要灾种类型是地面沉降、地基变形、边坡失稳、砂土液化、水土突涌、岸带冲淤、浅层天然气害、水土污染。

评估区吹填土的地基变形、天然地基和桩基在附加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地基变形、预制桩挤土效应和基坑开挖等引起的地基变形对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综合办公楼设埋深约4.0m的地下车库,设备基础埋深在3.0m左右;场地邻近长江大堤,内有新开港穿过,需考虑基坑和河岸边坡失稳问题。场地浅部分布有①0层吹填土、②3层粉砂,有砂土液化的可能。拟建场地邻近水域的河床稳定性及河势演变亦对修船基地建设有一定影响。地面沉降现象客观存在并将长期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营。因此确定本次评估灾种为地基变形、边坡失稳、砂土液化、岸带冲淤、地面沉降。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⑴地基变形现状评估

根据现场踏勘、调查,拟建场地内粤海大部分厂房、动力房、办公房尚未拆除,部分动力房将保留;老大堤北侧的大量1~3层民宅采用天然地基,厂房、办公楼等一般采用桩基,新大堤南侧分布有原有码头等水工建筑物,现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未见因地基变形而导致建筑物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新、老大堤及新开港河岸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未发现因地基变形而导堤岸产生裂缝、塌陷等不良现象。

⑵边坡失稳现状评估

踏勘时,场地中部正在进行过江通道建设,其入口处地下工程开挖时未有边坡失稳的现象记录。场地东侧正在进行江南长兴造船厂1#舾装码头建设,距离本场地一般在150m以上,对本工程影响不大;调查期间未发生大堤边坡失稳现象。新、老大堤和新开港河岸标高约7.0m,高于长兴潮位站最高潮位(5.88m,1997年),现处于稳定状态。经调查,位于评估区东侧江南长兴造船厂一期工程处新大堤2005年初因大堤外侧过量的取砂,导致大堤产生滑坡,滑坡体长度100~200m,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⑶砂土液化现状评估

上海本地地震和邻近地域地震的波及对上海造成地震烈度影响均未超过6度,评估区亦无震动液化现象记录。经野外踏勘、调查,评估区现在无基坑开挖等工程活动。经调查,位于评估区东侧江南造船厂一期工程某设备基坑,基坑深度约4.0m,采用钢板桩围护,开挖施工由于措施不当,基坑底部砂土发生渗流液化,拉裂钢板桩,造成大面积的土体移动,致使基坑周围地表产生塌陷,最大塌陷深度约1.0m,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上一篇:研究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 下一篇:高强钢筋在工程中的应用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