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性研究

时间:2022-07-30 07:40:14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性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P)的抗氧化性。方法:将L-AP应用到猪油、大豆油与菜籽油当中,与CMG、BHA、TBHQ、维生素E及AP/维生素E效果比较,评价其抗氧化效率。结果:L-AP的加入对油脂的各种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L-AP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和增效剂。

[关键词]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氧化;增效剂

[中图分类号] TS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b)-013-02

Study on the antioxidation of L-ascorbyl palmitate

LEI Lin

(Changsh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lege, Changsha 4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oxidation of L-ascorbyl palmitate (L-AP). Methods: L-AP was used in pork fat, bean oil and rap oil, and its antioxidant effects were evaluated compared with BHA, TBHQ, vitamin E and AP/vitamin E. Results: The addition of L-AP obviously improved the properties of all oils. Conclusion: L-AP has obvious antioxidant effects as a safe, high efficiency antioxidant and synergistic agent.

[Key words] L-ascorbyl palmitate; Antioxidation; Synergistic agent

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一般是指中长链脂肪酸(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等)的抗坏血酸酯,具有优于原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效果。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维生素C硬脂酸酯)在我国、美国、日本等均有生产,其生产工艺有直接酯化法和酯交换法。直接酯化法由于长链脂肪酸大量过量,易发生乳化,必须用特定的溶剂(如乙醚)提取,本文主要将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P)应用到猪油、大豆油与菜籽油当中,与柠檬酸单甘酯(CMG)、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维生素E及AP/维生素E效果比较,评价其抗氧化效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无水乙醇(湖南师范大学化学试剂厂);BHA,上海化学试剂站分装;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湖南师范大学化学试剂厂);CMG,湖南师范大学化学试剂厂;维生素E(湖南师范大学化学试剂厂);菜籽色拉油(市售二级精炼油);大豆色拉油(市售二级精炼油);猪油(新鲜市售板油干法熬制)。

1.2 仪器

瑞士617型Rancimat仪,仪器条件:空气流速25 ml/min,实验温度120℃,其他均为实验室常规仪器。

1.3实验方法

精确称取20 mg各抗氧化剂样品,用无水乙醇配成1.0 mg/ml乙醇溶液,根据需要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量的抗氧剂溶液加入到2.50 g油样中,配成相应ppm级的油溶液,然后在Rancimat仪上测定各油样的氧化诱导期。

1.4 AP的抗氧化原理

见图1。

2 结果

本研究比较了L-AP、CMG、BHA、TBHQ等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情况,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L-AP在菜籽色拉油和大豆色拉油中的抗氧性与TBHQ、BHA相似,高于CMG,在猪油中其抗氧性低于BHA,高于TBHQ。

表1 L-AP与其他抗氧化剂抗氧化性诱导时间比较(min)

在猪油中,L-AP与维生素E和BHA具有很强的协同性。在菜籽油中,L-AP与所试验的抗氧剂均具有协同性,以与TBHQ和BHA的协同性较强。在大豆油中,除TBHQ和CMG外,L-AP与其他抗氧剂也具有协同性,且与维生素E的协同性与和BHA的协同性相当(表2)。由此可见,在不同品种的油中可利用L-AP与不同抗氧剂的协同作用进行选择使用,这不仅可大大提高抗氧能力,而且也更为经济。

表2 L-AP与其他抗氧剂的协同情况(min)

3 讨论

实验证明,L-AP为一种高效、安全、无毒的脂溶性营养型抗氧剂,难溶于水和植物油。外观为白色或黄白色粉末,有轻

微柑橘香味。mp:107~117℃,[α] ■ =+21.1°(φ=1%乙醇溶液),急性毒性:LD50>10 000 mg/kg(口服,大鼠),LD50>20 000 mg/kg(口服,小鼠),口服摄取量9 g/d不会造成任何严重的毒性反应,然而,即使更少也有可能导致腹泻,每天允许摄入量为60 mg/kg,一般认为对人体是安全的。获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批准使用,每天摄入量为1.25 g/kg体重。在美国,L-AP被认定是安全抗氧化剂,其添加量没有限制,并被美国药典收藏。在欧共体食品添加剂立法机构已批准作为食品抗氧化剂。在中国,L-AP是唯一允许添加到婴儿食品中的抗氧化剂。

由于该产品是棕榈酸连接在抗坏血酸的6-羟基上,既增加了其稳定性,又未破坏其二烯醇结构,本身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且耐高温,其在均一体系中对于亚油酸的抗氧化作用与维生素C具有相同的效果,但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CTAB)胶束中的抗氧化活性更高。

其抗氧化原理是:在于给予一个氢原子复合自由基,本身形成自由基,后者能够发生歧化反应,从而消除了机体的自由基。同时,在金属离子Ca2+、Fe3+等存在下,其与O2反应首先生成H2O2和脱氢抗坏血酸,然后H2O2和抗坏血酸进一步反应,生成脱氢抗坏血酸,从而消除了O2或H2O2对机体的氧化损害作用。此外,其与生育酚及其他抗氧化剂配合使用时都可表现出增效作用。例如,当与生育酚配合使用时,生育酚首先与自由基反应生成生育酚自由基,在AP的存在下生育酚能够再生出来,同时生成AP自由基,直到AP完全耗尽[1]。

因此,L-AP是一种脂溶性的优良抗氧剂,同时也是营养强化剂,多用于婴儿食品、奶粉、牛奶、罐头、含油食品、食用油、动植物油、焙烤食品、药物软膏、胶囊、保健品、化妆品,可用作维生素E的抗氧增白剂,其价格是维生素C的4倍,由于稳定性高、刺激性小、脂溶性好,抗氧化效果与维生素E相当,广泛用于护肤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也用于热敏纸中[2]。

在世界各地,大部分可食用油脂都是用来深炸食品。在深炸过程中, 油脂长时间受到光、热、空气的作用,其物理、化学性质将发生改变。物理变化主要有:色泽加深,黏度和密度增加,容易形成泡沫等;化学变化主要有:发生自动氧化、氧化、聚合、异构化、水解等。这些变化将严重影响油脂的传热以及色香味等,同时对深炸食品的感观和营养价值等品质都有降低作用。在深炸油脂中加入0.02%的L-AP,在不同的时间内对油脂进行各种质量评价。通过比较发现,L-AP的加入对油脂的各种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3]。结果显示,L-AP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和增效剂。

近年来,L-AP的应用已从食品粮油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如可作为药物软膏和胶囊制剂中的稳定剂,添加于热敏纸中以增加纸张的稳定性,添加于化妆品中增强其功效[4],同时对枯草杆菌等具有抗菌活性[3]。

[参考文献]

[1]孙涛,赵红丽,王大力,等.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性及其合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7(2):18-22.

[2]刘长波,高瑞昶.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合成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2003,28(10):46-49.

[3]章立群,曹栋.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研究进展[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8,3(1):89-95.

[4]陆豫,甘利军,陈葆仁.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合成[J].精细化工,1996,13(3):17-18.

(收稿日期:2009-01-12)

上一篇:川芎提取液对小白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性能的... 下一篇: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