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写的京城历史

时间:2022-07-30 07:31:08

树写的京城历史

北京的古树,在皇家园林里、在寺庙里、在名人故居、在街头巷尾。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现有古树名木39610株。其中,一级古树2095株,二级古树3752株,三级古树32599株,名木1164株,居全国之首。“白袍将军”、“遮荫侯”、“九龙柏”、“帝王树”,孔庙的元代古柏等世界闻名。

北京古树以天坛、中山公园(社稷坛)和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等坛庙最多。最常见的古树是松柏,密云的“九楼十八杈古柏”, 堪称北京“柏树王”。该古柏树龄有2000多岁,高25米,腰围9.3米。树的十八枝杈都有一搂多粗,伸向四面八方,如一把巨伞遮荫300多平方米。树根盘根错节,三条大根伸展出一二里地。因树围要九人搂抱,有十八个枝杈,故叫“九搂十八杈”。

关于北京古树保护,兴建八宝山地铁时,为保护两株古银杏,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设计人员变更了设计方案;为保护西便门的一棵古树,西二环道路主体工程设计几经变更,立交桥为这棵古树绕道而建;为保护东城区文化馆的一棵古槐,东城区文化馆几经更改主体设计……

骑上自行车,穿梭北京大街小巷;或者干脆到古树最多的天坛、中山公园去亲身接触;要不和古树专家聊聊;再者就是看看名人爱古树的文字。就用这些许观察,开始关注身边的古树。

北京中山公园的辽柏,或俗称“七柏”,它们向为京城名柏。在中山公园的古柏群中,最著名的就是社稷坛南门外东侧一字排开的七棵参天古柏。原是辽代万寿兴国寺遗址,这七棵古柏是当时该寺的遗物,距今已1000年了。

知识点:古树,一般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老树木。

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国家一级古树树龄在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之间,国家三级古树在100~299年之间。

北京市标准一级古树红牌 树龄在300年(含300年)以上的树木。

二级古树绿牌 树龄在100年(含100年)以上300年以下的树木。

天坛的绿色覆盖率据说是北京公园里最高的,一片片树林密不见天,尤其是闷热的盛夏,最好从天坛的南门进,围墙里面的温度要比外面低上好几度。如果是冬天日落之后,回音壁两侧的树林甚至能让人感到寒冷。在这个北京多雨的夏季,几次深入天坛,似乎上了瘾,因为太喜欢这里绿色树木的味道。有时清香、有时浓郁、有时还是凉凉的味道,对能天天到这里晨练的大爷大妈,绝对是彻彻底底打心眼儿里的羡慕、嫉妒,甚至有点儿恨。

关于天坛古树最知名的故事,莫过于这一则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参观天坛时说:“天坛的建筑很美,我们可以学你们照样修一个,但这里美丽的古柏,我们就毫无办法得到了。”确实,“名园易建,古木难求”,所以北京的古树名木和长城、故宫一样,是十分珍贵的“国之瑰宝”。

据天坛公园外宣负责人邢启新介绍,天坛古树有3562棵,300年以上的古树近1500棵,其中绝大多数是柏树,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而现存的古树,大多是初建的明永乐十八年和清乾隆修改建时期种植的。随着历史的沿革,就是在建国后期的那个特殊时期,天坛里还种植过麦子、果树等经济作物,对于古树的保护,也是之后开始越来越重视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天坛的评价:古树苍翠环绕,古柏、红墙、蓝瓦、汉白玉石基相互掩映,形成了天坛独特的古树景观。

天坛的许多柏树饱经岁月沧桑,拥有奇特的树形姿态,迎客柏、九龙柏、问天柏、莲花柏、柏抱槐等名树已经成为知名景观。当初明清统治者选择了常绿高大的柏树,来衬托天坛建筑的庄严肃穆,而且天坛主要建筑周围的古柏林在种植时力求整齐划一,因此有“仪树”之称。这些高大的松柏在古代叫做“望”,有尊而视之的意思。因为高大,很容易让人看到,为的就是让人们看到这些树,就要明白,你要进入很神圣的地方了。当时栽种的时候,保留了生长发育的空间,间隔是3丈也就是8米左右。据介绍,这些古树,在曾经鼎盛时期有3万多棵。随时间的推移,就剩下了如今的3000多棵。

有没有想过,这些有着悠久历史、并见证过无数历史的古树,都有电子身份证。在天坛古树树干的北侧1米高的位置左右都有一个小黄点儿,天坛公园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冯璠拿着一个类似手持刷卡机的机器,对着小黄点儿一扫描。古树的基本信息和养护信息就在机器上一目了然。这个小黄点儿,其实是树钉,里边装着的是这棵古树的信息芯片。就这个树钉的颜色也是经过反复论证的,冯璠介绍说,本来我们想用黑色,因为太明显了怕丢失,如今就有不少丢失的现象,但是因为真用了黑色的了,游客是发现不了了,怕是古树养护的工作人员也看不到,不好找了。

冯璠告诉我,扫描出来的古树基本信息30多项,年龄、胸径、冠幅、位置等都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就是养护信息,这里记录了每棵树15年的养护信息。天坛公园的绿化队有古树班,为古树服务。工作人员介绍说,之前,做养护,都是要记载在纸质的本子上,每天维护多少古树都记载在一个本上,但是如果哪天需要一棵树的养护记录,这信息找起来就太繁琐了。如今有了电子信息,一目了然。夏季是古树保护的繁忙季节,浇水、防虫害,工作人员基本3~4个人一组,负责安全的,负责维护的。现在可以通过手持机器,查阅每棵树什么时候浇过水、什么时候防过虫。今天养护做了什么,浇水、剪枝、施肥、打药等养护内容还可以先直接写入手持终端,然后录入电脑数据库。当然,哪些树需要做哪些养护,也可以先通过电脑统一调出数据,然后分类制定养护计划。

对于几百年的古树,通过这样的措施,让它能够更健康地生长,不难看出天坛工作人员们,对这些古树投入的热情。为礼仪而生的古树,如今有了高科技的护航,它们能够见证历史的时间也许会更长。

上一篇:一个绿色的梦 下一篇:房子是男人的软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