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科学》教学中课外探究的实效性

时间:2022-07-30 05:01:37

初探《科学》教学中课外探究的实效性

【摘要】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而今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让学生的课外探究,但很多的课外探究只流于形式,而没有其应有的价值。本文试从培养探究兴趣、寻找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关注探究过程、注重评价方式四方面阐述提高课外探究实效性的方法。

【关键字】探究;兴趣;价值;过程;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的层层深入,很多教师在进行《科学》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课外探究兴趣的培养,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能够经常性地给学生布置课外探究的作业。现在的科学教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课外再去研究一下。”学生响亮地齐答:“好!”第二天教师却了解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全班没有一个学生真的去做实验!这样的事例常出现在目前的科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也对于这样的模式十分崇尚,甚至可以说是盲目地崇尚。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确实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极好时机,但课外探究的实效性真正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这样的作业只停留于形式,那就没有价值了。而要让学生的课外探究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尝试:

一、培养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促使人对某种事物总是给予优先的注意,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据研究,一个人对工作有兴趣,他的全部才能就可以发挥到80%-90%,如果对工作没有兴趣,则只能发挥到20%-30%。美国科学家丁肇中教授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就是学习兴趣。缺乏自控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这点尤其重要。

1、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让学生创造性地观察

在生活中,一些重复性的活动使人们逐渐形成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比较固定的行为规范,进而造成思维障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同样,常常会形成一些思维定势。如果教师能很好的抓住这一点,采用恰当的方法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迫使学生重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来说,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高过程。例如在科教版《科学》第六册中有一个有趣的小实验——《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对于鸡蛋能在盐水中浮起来,学生的探究兴趣不大,因为前面的知识已让学生了解了其中的奥秘,自然就不够关注了。有位一教师是这样设计的:你能不能让鸡蛋浮起来再沉下去呢?问题一提出,学生反映异常热烈,有相互讨论的,有独自思考的,有跃跃欲试的,也有高举小手的……你瞧,学生的思维定势一旦被打破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随之产生,这样的教学方式最终必然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让探究走进生活,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科学的学习不限于单纯的课堂教学,科学学习应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这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充分说明了生活的积累和实践是教育取之不竭的源泉。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广阔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并把学习的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而且,让学生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是每个科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的价值观。现实生活中学生常会碰到问题或难以解释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这样的问题,学生是十分感兴趣的。

二、寻找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1、引导学生寻找感兴趣的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科学课堂中,往往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设性,因为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所以就要求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并把握这样的问题生成点,引导学生寻找需要探究的问题。

2、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问题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研究前,首先应该对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筛选,从中选出比较容易完成的、确有价值的问题,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例如在上完了《冷与热》这一单元后,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还想在课后研究的问题。于是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多少温度的水洗澡比较合适?一杯开水边凉是先快后慢、先慢后快还是比较稳定地变化?白天的时候几点钟最热?一杯冷水变成开水倒地膨胀了多少?南极现在的温度怎么样?……对于这么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显然前三个是学生有能力完成的,但根据现有条件,后两个问题学生要完成是相当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合理选择课外研究的问题,以达到真正在课外探究中提高能力的效果。

三、关注探究的过程

1、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也反映了现代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因而,在探究性的科学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它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计划,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当然作为中学生,尤其作为刚学习《科学》的中学生来说,自己制订计划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学生刚开始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这样的探究活动。这就需要教师要重新定位探究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此时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可以依托的协助者。例如在教学时,教师提供给学生多种实验用品,让学生自主选择最想研究的物品进行实验,这样的设计首先就能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实验过程中,当学生碰到困难,教师予以假释的协助指导;最后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达到了实验目的。虽然可能最终的学习结果是一样的,但重要的是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也是一个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更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养成。

2、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一位德国的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学生也一样,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特点,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师必须把握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关系,教师必须把基础性目标在课堂中完成,而课外的探究活动,更多的应该是学有余力且有探究兴趣的学生能力的增长点,也就是所谓的发展性目标。如果我们不去关注学生是否能完成探究任务,而一味地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那最终不但不能达到能力提高的可能,反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而兴趣正是科学启蒙教育中十分关注的方面。对于那些中长期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尽量设计得简单易行,采用图表式的记录方法比较清晰,记录也简单易行。正像浙江省教研室科学教研员俞伯军老师说的:“我们不能指望每个学生都成为科学家。”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学得更自在、更快乐。

3、提供可交流的平台

科学课应当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与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在探究之后,教师应当提供学生交流的平台,在课堂上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科学学习有一个民主、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让每个同学都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四、注重评价的方式

1、注重学生探究过程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例如在教学《造小船》一课中,让学生课外探究:怎么样能使小船更平稳、装更多的弹珠?课后进行反馈评价时,我们所要关注的并不仅仅是这节课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怎样解决问题的,比如用什么办法达到目的、怎么样才能克服这么问题等有价值的问题完全有必要纳入评价内容当中。

2、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科学课的评价的内容要全面化,要全面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乃至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水平。评价的主体也要将原来单一的教师评价改为到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为了使评价易于操作,可采用星级制。新课程标准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当然,最终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对于课外探究,采用图表展示、手抄报等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中学生虽然能凭着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但探究的热情往往是短期的、不持久的,因而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强化。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对学生有着激励作用、指导作用。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仅是心理层面的要求,也是客观层面的要求。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他们精心准备的探究活动可能不一定能获得期望的结果,甚至可能失败。这时候就要求教师不要过分注重探究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教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更要关注探究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在课外探究中得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7月出版。

[2]《科学课程改革学科培训资料》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2003年5月编印。

[3]《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上一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下一篇:高中数学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