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结合的IT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7-30 02:48:58

基于校企结合的IT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在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化及职业化技能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更是决定人才能否被企业及社会接受的重要因素,并已引起了学校、政府与企业的广泛重视。该文作者结合学院进行校企联合IT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对学院校企结合模式的多层次IT人才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模式进行了实践性总结与探索,以期对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工程职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职业技能 培养体系 校企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241-02

Research to IT professionals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mode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LI Xiang HE Yueshun

(software college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angxi,330013)

Abstract:Personnel training and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enterprise has caused a wide range of attention by schools,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In this paper,give same summary and exploration in how to build professional skills in practice mode for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software talents training system,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lleges,enterprise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And wish to hav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engineering career training.

Key words:Vocational skills Culture system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目前,软件产业正在成为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起国内外企业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软件业中还存在另一个严重问题:忽视软件技术人才的职能技能养成教育,特别是环境在工程师素质养成中的作用。观察现场软件工程师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可以发现,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素质恰恰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目前最为薄弱的环节。频繁跳槽是表象,人才的流动对原有的企业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如何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软件技术人才也是摆在高校和企业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1 校企结合对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积极提倡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国民文化、技术素质,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职业教育法》、《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中都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而产学紧密结合、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社会共同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是实现人才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保证。

(1)校企结合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人才的技能必须在实践职位工作中才能得到最终的检验。只有通过校企结合,将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通过对学生的在校模拟训练,以及在校外的实践实习等环节,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企业的生产规律、设备和技术等,他们可以从学校直接迈入社会及企业,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2)校企结合有利于实现学校与企业优优组合。“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通过校企联合,学校既可以依靠企业的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的人才更贴近市场,贴近企业,又可以借助企业的资源充实学校的办学实力,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的最优整合和有效利用。

(3)校企结合符合当前企业人才培养内在需求。企业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其核心动力则来自于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不懈追求。企业希望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培养极具企业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这就是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举办职业教育的本质意义,也将越来越多被知名企业家所共识。

(4)校企合作可大大缩短企业人才培养周期。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企业岗位技能培训直接纳入到学生的四年大学学习过程中,利用第七、八学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就完成由学校到企业人才的角色变换。从而大大缩短企业人才培养周期。

2 我校软件学院校企结合人才培养经验

学院作为江西省首批省属示范型软件学院,自2002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校企合作,推进产、教结合,把企业的需要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的方向。摈弃“关门办学,闭门造车”的做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确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不断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赢得软件工程专业的大发展。在校企合作方面主要探索了以下几种形式。

(1)“请进来”,“走出去”模式。这种实习模式均由学校或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实习内容来自于公司的实践项目,把项目进行分解,模拟公司的开发、测试环境与流程,学生在实训中做到“五合一”即①机房、教室合一,强化企业意识,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确保技能训练到位;②学生、学徒合一,学生实习时,既是一个技能学习者,又通过训练成为一个软件产品的编制者,学校与公司、学生与岗位零距离;③教师、师傅合一,专业教师既是理论的传授者,又是操作实习的师傅,克服了理论教师灌一套,实训工场不对号,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④理论、实践合一,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块化实训,在实训中学理论,在学理论的同时去操作;⑤作品、产品合一,学生实训时的作品就是为企业编写软件,直接接受市场的检验。

(2)建立企业主导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明确培养目标。学院长期聘请企业技术权威人士,来根据企业用人要求进行调整教学实训内容,并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实践。近三年来,学院实训企业领导及技术骨干,经常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信息,学院根据相关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增加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3)革新职业素养模式,注重职业素质培养。学院常年聘请在软件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老总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将要走向社会和企业的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报告会上企业家现身说法,避免学生步入社会后高不攀低不就的现象发生。同时也为学生开设职业教育培训,提前介入学生就业指导,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尽早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增强学生对自己诚信、对客户诚信、对企业诚信的意识。

(4)共建联合实验室,实现“订单式”联合培养。通过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的形式,从大二、大三学生中选拔学生进合实验室,公司派技术员进行集中指导和训练,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合作企业就业,通过这种方式为企业提供了适合特定企业与岗位需求的“订单式”培养,极大的满足了企业用人需求,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途径。

(5)教学与市场同步,突出个性化培养。面对就业压力,早分析、早动手,在坚持双语教学、认证教育等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市场情况及学生自身的情况,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对应的多个方向,既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爱好,又为企业提供了针对性较强的人才,这一做法,受到了来我系考察的多家资深IT企业青睐。

3 校企结合职能技能培养方案设计

遵循“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创新性”的基本原则,在学校本科培养总体框架下,制定了特色鲜明的校企结合软件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坚持校企联合软件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创建了一整套与企业实际需求有效结合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实验、程序实践、校内实训(在做中学)、企业实训、毕业设计(实习)五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

(1)课程实验环节。课程实验是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实际检验,是实验教学最基础的环节。实验区课程实验的设置坚持“夯实基础、训练技能、贯通知识、拓展能力”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工具平台的使用能力。实验方案的设置重在对学生进行能力拓展训练,不局限于实验大纲的基本要求,通过设置可选择的实验题目开展个性化的课程实验活动,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鼓励创新思维。

(2)程序实践环节。程序实践是对学生编程设计能力的综合训练,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设计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区建立了“层次化、阶梯式、重能力”的程序实践方案,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通过上述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各方面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企业实训环节。通过与企业开展的实际项目模拟训练,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软件开发“实战”环节,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学院已建立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文思创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亚思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软件园、厦门国际软件园、苏州软件园、南昌中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可完成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嵌入式系统开发、3G手机软件开发、动漫设计、IT营销服务、电子商务、网络等方向的实训教学,每年约有500名学生接受实训教育。

(4)毕业设计(实习)。学院立足于软件市场人员需求,改革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就业企业实际项目进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实习企业的软件项目开发,独立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掌握某类软件项目开发的方法和技术,并力争有所创新;学习企业中的管理流程、交流技巧和工作方式;学习优秀软件企业的企业文化,以缩短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的适应期。确保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文档书写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得到提升。

4 结语

本文主要结合学院职业技能培养工作实践,对校企结合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实践性总结与模式构建的探索。但校企结合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学分互认问题、企业教学管理问题和质量监控问题等都有待于深入探讨。总之,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要以校企两方面“双赢”为目标,确立新型合作培育新模式。企业应在确立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成绩评定等方面发挥相应作用。学校也要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灵活的培养培训方案,真正把校企合作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尤晓玲,马应魁,马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

[2] 李祥.软件工程专业实训教学质量保障模式探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3).

[3] 秦进.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教学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3(11).

[4] 张翠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校企结合[J].新课程研究,2011(3).

[5] 王东旭.试析科学发展观下特色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6] 孙嘉希.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

上一篇: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探索与... 下一篇:HD Radio FM系统基带收发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