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电工基础》的教与学

时间:2022-07-30 12:35:42

浅淡《电工基础》的教与学

摘 要:教与学的关系

关键词:电工基础 教学 兴趣 积极性 主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器化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学习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多,对于技工学校电工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有关的电工基础知识尤其重要,特别是《电工基础》课。《电工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许多电学理论.电学问题抽象而难理解;而对于技校学生而言,由于基础性较差,他们不少学生学习上缺乏主动性. 能动性,诸方面的原因造成他们的学习困难;技校类电学专业课的传统教学方法,易造成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现象,限制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精神。因此,重新认识和处好《电工基础》这门课的教与学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具有能动性、目的性,因此在学习《电工基础》这门课时,让学生带着对电学现象的好奇去学,带着疑惑的问题去学,才能较好的调动学生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电工基础》课自身的特点和技工学生学校的自身基础,在教的过程中,有很多理论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并容易产生混淆,这样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如在学习《电磁感应》这章内容时,学生对"左手定则"把握不住,容易对俩种定则的使用场合产生混淆,这样就会使他们有一种挫败的感觉。此时,我们可以这样给学生讲:我们在写"力"这个字时,最后一笔向左撇,那如果判断"力"(电磁力)的方向时就用"左手定则";在写电"字时,最后一笔向右撇,那样如果判断"电"(电动势)的方向就用"右手定则",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定则的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消除偏见,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培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对《电工基础》问题的理解的敏感性、灵活性、变通性。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大部分都是不受老师喜爱的学生,因为他们不爱学习或学习能力差。因此作为技校的老师首先必须改变对学生的偏见。偏见会使你不相信学生,看不到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总是放心不下,从而使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受到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被老师侵占,以至学生学习缩手缩脚,学习的思维受到阻碍,因此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兴趣,掌握学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消除偏见,还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再次,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组织教学难度较大,其中不少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学习基础欠佳。加上《电工基础》这门课与初中物理课程有密切联系,更使部分学生望而却步,知难而退,甚至自暴自弃,不思进取。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勤于激励、检测、表扬,降低难度,让学生在课堂上小测验中尝到"甜头",逐步找到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和感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主体认知能力的实践过程,大胆放手。

由于技校学生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自觉的完成课前预习,大部分学生都难以做到。一方面学习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另一方面基础差也使他们无能力预习。为此,我们教师可以慷慨的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甚至是十几分钟留作指导学生预习。在课堂上有老师的督促指导即明确的预习提纲,学生能初步完成预习任务,长期坚持下来,预习能力明显提高。一方面学生对课程相关章节的物理概念,基本定理,分析问题的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时,能抓住重点,着重把握自己不能理解之处,这样不易疲劳,不易走神。另一方面,教师在这段时间内巡回指导,可发现学生自学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有利教师讲课时对症下药,避免盲目了性。教学过程,即是教师教的过程,更是学生学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动性,对于学生通过自身能基本学懂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少讲甚至不听。例如《电工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三版)第二章《直流电路》中的第一、二节大部分内容,初中阶段物理课中已经涉及,教师只需在串联电阻可以扩大电压表量程、并联电阻可以扩大电流表量程等学生感到陌生的地方稍作详讲即可,其它内容学生通过自学能基本掌握。学《电工基础》如同学游泳,光学不练是永远学不会的,理解和运用是两码事。课堂上留有时间给学生练习,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具体问题,从而加深了对所学理论公式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自立思考,大胆质疑的好习惯。

此外,在完成本次课的教学后,也可以留一些时间给学生用来做作业,针对学生遗留下来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指导。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堂的重点内容把握,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并且以避免了作业的抄袭现象,因为技校学生的自觉性较差,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

当前多数教师仍采用一支粉笔一本书,"以教师讲授为重心"的教学方法,其方法根本缺陷在于不利于学习热情的激发,积极性的调动和潜能的挖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愉悦的接受知识。若在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将会促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不但能减少教学难度,而且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易懂、易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拓展他们的思路,调动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基尔霍夫定律》这一项目时,教师可以在教板上连接一个复杂电路,让学生按小组参考教板,连接电路,在三个支路中介入电流表,测出各支路电流,得出结论。完成这些任务必然要用到认识电路图并能按照电路图连接线路、用电流测试电流等一系列理论知识。一边动手实践,一边讲解理论,学生必然乐意接受,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使学生所学得的知识得以反复巩固,加深了他们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相互协作、共同面对任务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总之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深切体会到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有所进步有所创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尽一切努力在学生脑海中保持一块相对轻松自在的空间,造成一种热烈兴奋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在自然地教与学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而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新思路、新方法的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浅谈《电工基础》项目教学法 李带荣

[2]《电工基础》的教学技巧

上一篇:论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选择 下一篇:Mount Wuyi: Landscape and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