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时,喝多少水才适合

时间:2022-07-30 12:35:35

吃药时,喝多少水才适合

众所周知,吃药必须喝水,可您是否知道吃什么药该喝什么水呢?是否吃每种药都需要喝水呢?医学专家提醒说,平常我们吃药时,想要疗效更好,就必须得注意一些吃药时的细节,比如喝水就很关键。那么,吃药时该如何喝水才好?

服药时多喝水可保护肾脏

王先生在平常吃药时有个习惯,就是很少喝水,他每次吃药,总喜欢把药片或者药粉直接扔嘴巴里,有时最多喝一口水就咽下去了。王先生说,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因为小时候感冒吃药,父亲就让我直接把药粉倒嘴巴里,说这样见效快。”

【点评】 其实,王先生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应该多喝水。尤其是王先生提到的退热感冒药,临床发现解热镇痛药容易对胃肠道、肾脏造成损害,倘若服用时饮水过少,还容易引起尿痛、血尿等后果。所以,服用解热镇痛药时不仅应该用水送服,还应该多饮水。

另外,在服用胶囊类的药物时也应多饮水,因为胶囊容易粘在食道上,不仅外层,而且里面的药粉也会溶解并对食道黏膜产生刺激。因此服用胶囊类药品要喝大量的水。

再有就是一些平喘药、利尿药和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服用时都应该多喝水。

有的药物少喝水会增强疗效

章女士的做法与王先生正好相反,她吃药总要喝很多水,“药太苦了,多喝水就好,而且医生不都反复强调,生病吃药就得多喝水吗?”

不过,在一次检查出胃病后,章女士这一看法终于有所改变。消化内科医生给章女士开的其中两种药品是L-谷氨酰胺颗粒和双金胃肠胶囊,医生叮嘱章女士说,服用L-谷氨酰胺颗粒时,不宜多喝水。服用双金胃肠胶囊期间,得多喝水(该药易引起便秘)。这两者怎么协调呢?可以采用间隔方式吃药,在饭前1个小时或者睡前空腹服用L-谷氨酰胺颗粒,就可以避免多喝水。当这种药进入胃部发挥药效后,再吃其它药,多喝水就没问题了。

【点评】 现在一些治疗胃溃疡、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例如氢氧化铝颗粒、L-谷氨酰胺颗粒、蒙脱石散等一些胃肠黏膜保护剂,患者在服药时的确不宜多喝水。因为这类药物进入胃中会覆盖在胃黏膜上,保护胃黏膜,所以如果喝水太多反而会稀释药物,降低治疗作用。

此外,患者服用止咳类药物也不宜喝水。比如复方甘草合剂、止咳冲剂、川贝枇杷膏等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的中成药或西药,在服用后会覆盖在咽部黏膜表面,起到止咳效果。倘若患者大量饮水,反而会降低药物浓度。

再有就是某些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需要含在舌下发挥最大、最快的效果,例如硝酸甘油、心痛定、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卡托普利等,最好嚼碎后通过舌下含服,期间少喝水。

服药喝热水破坏药效

因为时常听到中医师如是告诫患者,“少吃生冷的东西”,所以柯先生便谨记在心,吃药时经常用热水送服。

【点评】 服药时最好使用温开水或者凉开水,尤其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得特别注意,比如一些含酶的助消化药物,在受热超过60摄氏度后,药效就会被破坏,达不到助消化的目的。还有胃蛋白酶合剂、淀粉酶、多酶片等,如枯草杆菌、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制剂,同样不要用热水送服。另外,维生素C、维生素B族的药物,受热后药性也会被破坏。

上一篇:拨云见日的苓桂术甘汤 下一篇:孩子逆反不必如临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