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牛做熊不做猪

时间:2022-07-30 10:29:57

生意场上有这么一句老话:“牛会赢,熊会活,猪会死。”如若要表达得更准确一些,就应该是:“只有牛才会赢,熊一般会活,猪大多数都会死掉。”

牛,指的是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市场看好的乐观派;熊,指的是对于风险十分警惕,宁愿放弃机会也不冒险的人;而猪,则指的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聪明人”,他们见风使舵,经常根据形势变化改变立场,并且乐此不疲。

大多数成功人物传记都明白地告诉我们:这些成功人物,个个都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对他们来说,天塌下来可能是机会,地陷下去也可能是机会。如果实在没有机会,拿破仑就会挺身而出:“只有二流的人物才等待机遇,而我则创造机遇。”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假如不是如此乐观,热衷于冒险,成功根本轮不到他们。

当然,更多的乐观派、冒险者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失败了,倒下了,但是,他们的意志力是足够坚强的,只要他的命还在,只要他接着赌、接着冒险,就有成功的可能。麦当劳连锁店的创始人雷・克洛克到五十二岁才成功,肯德基的创始人山德士上校则到六十六岁才成功,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股票市场上,这句话更容易理解。《股票作手回忆录》里有句话:“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做空赚来的钱带到阴间去。”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看出,向上发展的趋势较强,挫折、跌落的机会较少。把美国道琼斯指数的历史数据拿来看,一眼就明白――如果一直把做空当成基本策略,恐怕迟早得栽大跟头。

真正的难题在于:虽然只有牛才可能赢,但是,人生在世,如果不做几回熊,恐怕想做牛也做不成,而这也正是理解“牛会赢,熊会活,猪会死”这九个字的难中之难。巴菲特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牛”,可是,巴菲特一生中最绝的一笔是在1968年,在当时美国股市“漂亮50”红得发紫的时候,他下了一招怪棋、绝棋――宣布金盆洗手,退出股市。

不久,“漂亮50”的神话破灭,石油危机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了,全球金融市场一片鬼哭狼嚎,这时,巴菲特回来了。我一向认为,他回来以后买什么其实都不太重要。如果换个人,也掐准那个时间,就算拿飞镖投掷选股票,用电脑随机选股票,赶上甚至超过巴菲特的可能性也大得很。决定巴菲特一生辉煌的,其实是那次做“熊”的孤注一掷――金盆洗手,躲过那场危机和此后三十年坚定不移地做“牛”。当然,如果有人,选择一辈子当“熊”,不做那些帝王将相、大富大贵的梦,只是老老实实地做个普通人,这其实也很好。只可惜,这种“笨人”太少了。

不管是当“牛”,还是做“熊”,要诀就是:既然做了,就要孤注一掷,“枪声一响,老子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了”,绝不回头,这就需要自信到自大的程度。当年,巴菲特在1968年退出股市后,如果股市依然疯狂地向上涨而不回调,他是不会因为股票涨了就回去买的,事实上,他已经准备从政去了。

记住:猪都是因为股票涨了、因为别人赚钱了才跑去买的。而巴菲特正好相反,他完全凭的是自己的理智和意念,别人怎么想,他不在乎。正因为如此,做“牛”和做“熊”是很难的,一般人没有这种坚定的意志。所以,我们见到的成功人物,往往看上去有点狂、有点傻,就是这个道理。

“猪”呢?投资圈内、社会上大多数是这号人。他们都是“聪明人”,可惜,他们的毛病就是太聪明。这号人,任何时候都想做“牛”赚钱,但又随时准备当“熊”跑路,简而言之,他们是“滑头”。

十年前,我读到的一句名言至今不敢忘记:“在股市中,你可以做多头,也可以做空头,但是,绝不要做滑头。”有趣的是,在这些年我接触的人中,很多人都对这句话不屑一顾,他们还经常沾沾自喜地自称“滑头”,今天买了个股票,赚了百分之三十,高兴得不得了;把它卖出去了,果然它跌了百分之十,更高兴。

但是,你根本不必去羡慕这号人,他们永远赚不到大钱。只要时间足够长,这号人肯定亏钱。这个道理说穿了很简单: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方法,可以让这么多“猪”持久地赚钱――根本就不存在。

留给你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做一头“牛”――可能大富大贵,也可能一败涂地,这条路往往与英雄、辉煌、悲壮这些词联系在一起;要么做一头“熊”,平平凡凡、起早贪黑地过普通人的日子,做个小农或者小资。只可惜,世界上大多数聪明人,都选择了当“猪”――在得与失的轮回中一生受苦。

(摘自《今日财富》)

上一篇:利润四定律 下一篇:职场麻烦的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