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里的距离

时间:2022-07-30 10:26:46

首位华裔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出生于西雅图,祖籍广东台山,祖父曾在美国一个白人富人家庭当佣人。据说,当时这位富户的住宅,与华盛顿州州长的官邸,只有一英里的距离。

骆的父亲二战退役后开了一家杂货店,一家七口挤在一间狭小的公屋中,艰苦度日。骆因出身寒微,自小便得勤工俭学,后来凭着努力,在耶鲁大学取得了政治学学位,又在波士顿大学取得了法学学位,更在1997年当上华盛顿州州长,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

有前述的家族背景,难怪骆多次对人说,从打杂到华盛顿州长:“我们家族走完这一英里,用了一个世纪。”

奥巴马用这个例子来激励美国人。他说:“有时美国的故事就发生在一英里之内。”而骆家辉,就是这样的美国梦的主角。

谈到一英里的故事,除奥巴马外,另一位美国总统也曾用过类似比喻,他就是林肯。不同的是,奥巴马用这句话来励志,林肯则用它来抢白对手。

话说有一位名叫本杰明・韦德(Benjamin Wade)的俄亥俄州国会参议员,性格火爆,常常顶撞林肯。一次,他怒气冲冲走进总统办公室,与林肯在军官任命问题上意见相左,冲口而出道:“阁下,你和这个政府正在往地狱里走两者只有不足一里路的距离”

大家都知道,林肯以口才好、有急才、擅长和别人辩论见称,你猜他如何回应

“什么?韦德,”林肯始终气定神闲、不疾不徐,“这正是这里与国会之间的距离啊”

林肯曾经被人问及,为什么总爱在说话时加入大量的幽默笑话。林肯答道:“我常常被人责难爱讲故事,他们认为这样会贬低总统的形象,但我发现,生动有趣的例子比起那些虚伪的批评者想出来的方法,更容易令群众动容,所以我从来都懒得理他们。”

政治家的幽默有两种,一种是丘吉尔式的,另一种是林肯式的。前者较为尖酸刻薄,专门挖苦对手。它以词锋上击倒对手为荣,潜意识里想表现自己的优越感。这种幽默感能为从政者营造锋锐、精英的形象。后者则较为谦卑,往往挖苦自己。它爱用自嘲的方式,令周围的人从紧张的气氛中松弛下来,甚至为对方的尴尬处境解围。这种幽默感能为从政者营造亲切、随和、好好先生的形象。这里举一个经典案例。

1858年,林肯还是国会议员时,曾与著名政敌道格拉斯(Stephen A.Douglas)展开过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他俩分别在7个不同场合,就美国是否应该废除奴隶制的问题,进行过唇枪舌剑的激烈辩论,震动全国。

在其中一场辩论中,道格拉斯越来越沉不住气,渐渐对林肯发起了恶毒的人身攻击,大骂他是不折不扣的两面派。面对鸦雀无声的观众,林肯平静地走到演讲台前,沉默了一会儿,大声说:“现在,就请大家评评理,要是我真的有另一张脸,你们以为,我还会戴上如今这一副吗?”

此言立刻引来哄堂大笑。林肯相貌丑陋是人所共知的,他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不但化解了政敌的攻击,还缓和了现场的紧张气氛。若换成丘吉尔,一定会选择迎头痛击,但林肯就是如此谦卑,选择了挖苦自己的方法,让人倍感亲近。

可以把文章拆解为围绕“幽默的运用”这一主题的一组写作素材,比喻、反讽、自嘲、举例、急中生智、以牙还牙等等。判断幽默高下的核心标准是:要赢得辩论,更要征服人心。

上一篇:转身 第23期 下一篇:解答语言连贯题的八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