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时间:2022-07-30 09:57:13

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你有一颗平常心,秋水一样淡泊和宁静;用奉献记录青春,把汗水装订成册。你有一份不了情,耐得住寂寞和清贫;把执着当成憧憬,用平凡点亮生命”这就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办公室副研究馆员么敏江三十年档案工作的真实写照。

么敏江,1984年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办公室工作,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主动承担重任。她认识到要想助力农科院档案发展,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1985年她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档案学专业,她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她一边如饥似渴的系统学习档案知识,一边在档案工作岗位上磨练业务。经过三年的学习,她对档案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全院档案发展有了一个宏伟的蓝图。三十年过去了,她现在成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独当一面的档案能手,2次被国家档案局授予“档案管理达标升级突出贡献奖”,2次被省档案局评为全省优秀档案工作者,5次被评为“省直档案工作先进个人”,3次被评为省农科院“先进工作者”。面对成绩,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沾沾自喜,还是一如继往的扎实做好档案工作。她说:“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

倾心尽力,夯实档案工作业务基础。在她的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业务基础是档案工作的核心重点。所以在保证档案案卷质量,健全档案规章制度方面她始终是敏锐的,超前的。在档案日常收集整理工作中,她坚持做到:诚心、耐心、热心、专心、虚心。为了确保档案质量,每年年初,在各部门文书工作人员将文件材料移交档案室后,她根据文件材料的性质进行分类和确定保管期限,再逐一装订、打印页码、录入微机,每个细节都不疏忽,每个环节都不放过,每年近两千件的各种门类档案都由她一人完成。2004年,她针对基建档案内容不完整、检索目录不准确的问题,把基建档案全部进行了清理,重新建立了基建档案检索工具,共编制文件级目录2145条,确保了档案内容完整,准确。随着2002年我省实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后,院所属企业应运而生,针对这一新情况,在档案室只有她一人的情况下,通过学习调研,及时起草制定了《企业档案管理办法》、《特殊档案管理办法》。2010年,根据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等新规定,她对原来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了系统的修订,形成了一整套更加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这套25项近6万字的管理制度,涵盖了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对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使全院系统档案管理有章可循,实现了档案工作制度化,为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耐心细致,提升档案工作服务效率。省农林科学院有下属单位12个,全院职工共计近千人,为了制定规划、申报课题、鉴定成果以及解决争议,每年都有大量的档案查阅任务。她一直谨记农科院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农业科研工作服务。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好档案工作必须要有耐心”,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对每一个来查询档案的人,她都笑脸相迎,热情相待。多年来,她用心整理,只要有空她就钻在档案库房里亲近档案。院机关多达七千多卷的室藏档案,她都了然于胸,每次都能按照查阅者的要求准确无误地找到案卷,甚至有些档案都不需要进库房、上微机就能准确说出查阅者所需的信息。在她的努力下,院档案室成为了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用得上、信得过、离不开”的得力助手和参谋。

兢兢业业,实现档案工作上档升级。省农林科学院从成立档案室开始,档案管理水平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1996年我院档案目标管理认定为省一级,2001年荣获科学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认证。随着形势发展,她率先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越来越成为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根本途径。为了农科院档案事业的发展,她通过查阅资料,多方调研,撰写报告向领导汇报请示,终于赢得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院拨款近四十万元购置了扫描仪、服务器、计算机、刻录机、碎纸机、防磁柜等档案数字化专用设备,对院机关1958年至2008年永久保存的纸质档案进行了扫描,有效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档案利用工作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平台。2011年我院获得档案信息化建设省直先进单位称号。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我省又提出了新的《河北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办法》,为了适应新要求,她不辞辛劳到分布在石家庄、保定、衡水、昌黎、唐海等所属12个研究所及3个院控股公司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专程到省直档案先进单位进行考察学习,提出了我院贯彻落实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档案升级达标计划。2014年,经过她不懈的努力成功申报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保存与利用平台建设”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档案室人手少,任务重,时间紧,她经常连轴转,中午急急忙忙吃一口饭,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根本没有午休时间,甚至经常忘了下班时间,赶不上回家的班车,有时晚上还在档案室加班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档案室完成了升级改造,实现了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网络化服务的目标。2014年底院机关档案顺利通过河北省机关档案目标管理“AAAAA级”认定。

不遗余力,推动全院档案工作全面发展。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下属12个研究所,3个控股公司,院档案室不仅开展院机关职能处室的档案材料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以及开发利用工作,同时还要对院属各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在她的心里有一个大档案的宏伟蓝图,她希望全院档案工作能够共同进步。所以,她把指导全院档案工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全院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她提出了普遍提高加个别辅导的指导意见。普遍提高就是定期举办培训班,一方面聘请档案专业的老师讲课,一方面针对各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自编教材讲授,这样既学习理论知识,又解决了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全院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对于档案管理水平一般的单位,她经常电话指导或者现场示范,根据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指导和具体帮助。为了共同进步,她不断给自己“充电”,经常参加档案培训班和到省内外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取经学习,进一步提高现代管理技能和理论水平,以适应新时期档案发展需要。对于下属单位来人或来电话询问档案管理方面的问题,她总是不厌其烦,耐心解答,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三十多年的兰台耕耘,么敏江同志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农科院干部职工的眼里,是她成就了农科院的档案工作。在她的心里,是农科院的档案工作给了她一个舞台,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

上一篇:浅谈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下一篇:技工院校评价主体多元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