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波普艺术的应用

时间:2022-07-30 06:20:31

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波普艺术的应用

【摘 要】波普艺术打破了几百年来艺术和生活之间隔阂,把商业文化、大众文化引入艺术。使得各艺术之间相互渗透、包容,即使室内设计领域也是如此,从波普艺术的通俗、大众理念中对波普化的室内设计予以分析,并引发设计者对室内设计的思考。

【关键词】波普艺术;室内设计;空间;应用

一、波普艺术的概念

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二、波普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社会的进步,使得商品经济的会高速发展、大众文化传播广泛、波普艺术的强烈的冲击,对建筑与室内设计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波普艺术化的室内设计以其通俗易懂的形象、浓厚的商业气息、诙谐幽默的语言等突出特点,打破了高雅设计与低俗设计的界限,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室内设计形式。

1.通俗化。20世纪下半叶,一些室内设计师开始重视生活的日常性及他们身边的物品,并以此为主题进行设计。艺术评论家DoSo布朗说“现在的我们可以从大众的通俗文化中得到很多教益。”这种观点这以前会被定位邪说,但是时代的变迁面前说明:人们已丢掉了传统的完美与高雅幻想,而更关注于平庸、通俗化的美学趣味。因此,一批运用大众语言和通俗手法来表达人们心声的作品相继涌现在了艺术市场。

2.运用象形语言。文丘里的一句经典名言可以很好的认证:“民间艺术家用改变他们的背景或扩大的规模给普通构件已不寻常的含意,通过对感觉的相对性与意义相对性的专注,老一套的题材在新的背景中会产生既是新与旧,又是平庸与生动、模糊不定的丰富含义。”

3.引入具象词汇。波普艺术是具象性描述生活化。它打开了从20世纪已经对艺术关上的形象和描述性的大门。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室内设计也开始转向真实的回归,不在抽象感性化,具象的形象便开始大量的出现在作,如盖里的瑞贝卡餐馆,室内充满了他所喜爱的各种动物的制品,有海星,鱼等,既有光怪陆离感又充满儿时的趣味。(1)商业化。波普艺术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其产生下的室内设计的表现形态必然具有一定的商业气息。(2)采用艳丽色彩。回顾现代主义风刮的建筑都以提倡三原色黑、白、灰调建筑室内,而波普化的室内设计则运用明亮的、艳俗的色彩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3)戏谑化。盖里认为:“现今我们正处于这样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由快餐、广告、用过就扔、赶飞机、叫出租车等组成――一片狂乱。所以我认为可能我的关于建筑的想法比创造完美整齐的建筑更能表现我们的文化。”理论家安东尼・维德勒认为用光怪陆离和荒诞手法来探索和恢复建筑与室内设计生的重要手段。(4)变形裂解的创作方法。文丘里在其著名的论文《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提出大胆创造丑和平庸的室内设计风格,以“丑”取代“美”,以“怪谈”代替“崇高”,他提倡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采取变形等手段,容许出现偶然的和意外的处理。(5)复制和拼贴的创作方法。文丘里提倡,在建筑中将不同形状、不同比例、不同尺度及不同风格体系的元素或部件并置或重叠在一起,由此引起强烈冲突、断裂、失调、不完整和不和谐的局面。这里列举世界著名设计师查尔斯・摩尔设计的意大利广场的设计,他在广场的很多细部处理上采用了偷梁换柱的手法:柱廊的柱子由多种不同的材料组成;霓虹灯取代了科林斯式柱头上的圆球;不锈钢制的爱奥尼柱头替代了大理石的柱头;凯旋门的多立克柱式上方是空的,并装有扁状喷水;拱的上方放有两张面具,水从嘴唇流出,整个广场既古又新,既真又假,既雅又俗。

三、结语

波普艺术属于二十世纪实验性美术中的一支,属于流行风格,最求通俗趣味、新奇和刺激,淡化甚至背离了设计的合理性,它们是多种风格的折中,由于没有明确与系统的纲领和属于自己流派的风格,“波普”设计就像昙花一现便销声匿迹。但是我们在研究波普艺术时,吸收其精华之处借鉴波普艺术商业化的形象时,如何避免流于肤浅?我们在借鉴波普艺术戏谑化的创作方法时,如何做到多元而不乱?这都是室内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J].周卜颐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罗伯特・文丘里,丹尼丝・斯科特・布朗,史蒂文・艾泽努尔.向拉斯维加斯学习[J].徐怡芳,王健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李黎阳.波普艺术[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4]李姝.波普建筑[J].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5]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史[J].北京: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上一篇:浅谈汽车美容 下一篇:和谐校园建设与工会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