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波触电“小芳”今何在?

时间:2022-07-30 04:28:02

关于《女孩,别哭》

影片的主人公―徐枫,是某房地产公司的售楼小姐,她有着颇丰的收入;爱她的家人;相处融洽的同事;对她有爱慕之意的上司;相当要好的女友。但不知为什么,早该谈婚论嫁的她不但没有男友,还对相亲之类的事(无论是电视相亲还是朋友介绍)也打不起精神,她心中充满着莫名的阴影与不安。工作中的意外,使她的腿不得不打上厚厚的石膏―从那天起,她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依旧日常、平淡的生活突然别样地呈现在她的面前:她与所住小区的居委会大妈们周旋,与抚养一个孤儿的女友相处;与相亲对象的意外重逢,使她开始重新体味生命和爱情。可是最终孤儿还是离女友远去;和男友的关系也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她开始观察、思考、选择,甚至离开这座城市试图找寻出生命的意义,但都一无所获。

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徐枫排遣了莫名的惶惑心理最终发现也许普普通通的生活最好。

关于“女性主题”

就像在歌坛以一曲《小芳》一发而不可收拾一样,第一次进军电影的李春波又一次选择了女性题材作为切入点,不知这一次李春波的“小芳”是否风采依旧!

这是一部以女性的心理为线索反映当代城市现实生活的影片,看似没有错综复杂的事件与此起彼伏的情节设置,但影片通过女性细腻的情绪波动、与一些城市生活琐事的叠加,展现出都市纷繁、斑斓、绚丽生活之下的素雅平淡一隅,静静品过之后,有一丝久违的清凉之意。

李春波说他是一个不愿意回避什么的人,就像当初的《小芳》一样,他曾经试图让每一个都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回忆起那段美好同时又是不堪的时光。《女孩,别哭》的女主角徐枫又是一个李春波让我们直面的事实,她也许就住在你的隔壁,你也许在上班的路上曾碰到过她……她的生活看似平淡、安宁,而她的内心却深藏着生存的阴影与焦虑,这正是李春波从《小芳》便开始探寻的主题: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无以排遣的心理危机。从音乐到电影,李春波执著着他一贯的主题。

关于首次“触电”

在《女孩,别哭》的宣传册上李春波这样写道:

一年前/我开始筹划拍摄这部电影

在中国什么事都有可能变成特权/拍电影也成了一种特权

好像只有电影科班出身的人才有权利拍摄

我原来是做音乐的/是被认为一个不适合做电影的人

一年以后/完成了这部电影

因为我始终认为电影只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这是人人都应该拥有的权利

这也许能够说明李春波首次“触电”的心理状态。但真正见到他的时候,我反倒有点儿不太相信这“愤怒”宣言真的出自他之手。初次见面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的和善与大度,我问他在现场你有没有骂过工作人员,他笑笑说:你看呢?当谈到首次“触电”最深切的感想时,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棒极了!我想我已经没有必要再深究那“宣言”了!

关于拍片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那个镜头现在是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徐枫独自一人离开北京,徘徊在无人的海滩。

我们在外景地北戴河,剧组的切诺基停在沙滩,剧组各组成员都忙着各司其职,等镜头终于拍完时,我们才发现涨潮的海滩早已把切诺基深深地埋在沙地里。我们全组开始用各种方法,试图把车从沙里拖出来,挖坑、埋石头直到天完全黑都毫无进展,切诺基还是有自救的车,都怎么也不行,好在我们有发电车,使我们可以在晚上继续努力,最终在夜里4点终于找到一辆车把它拖了出来,我们决定连夜开回北京,前面一辆拉着切诺基,我掌握着它的方向盘整整一夜我眼睛始终盯着前面的两个车灯,旁边有一个人专门负责推醒我,最后那个人也早已自己不能自持,就这样第二天早上8点,我们终于回到了北京,我已经不记得我是怎样进的宾馆,怎样进的房间了。

这是一部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美明影华公司合作制作的影片,不到300万的小投资由李春波自己担任制片,李春波有些感慨地说,希望下一部影片自己能专心作导演。相对独立的制片方式,也许能为处于困境之中的中国电影开辟出一条可试之路。

上一篇:刘红雨:寻找黄金切割点 下一篇:李“酒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