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我所知道的康桥》之绘画美

时间:2022-07-30 04:18:47

简论《我所知道的康桥》之绘画美

摘 要:徐志摩的随笔式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一经问世即成为阅读经典。作者借画家的笔法抒写康桥的景物,运用

具体来说,绘画美就是文学家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绘画的效果,同时适应时代的需求,借鉴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选用更具色彩感以突出意象的词藻,并且重视线条、留白、光影等绘画手法在字里行间的运用。

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徐志摩十分赞同闻一多的主张。1926年徐志摩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我所知道的康桥》在绘画美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徐志摩与康桥是一见钟情的。对于这个“难得的知己”、“灵魂的依托”,徐志摩用

二、生意盎然、栩栩如生的“康桥之春”

“康桥情绪”是徐志摩一生的信仰宣言。所以,作者除了用清雅幽静的

(一)清晨迎春 色彩美

“朝阳是难得见的,这初春的天气。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顷刻间这田野添深了颜色,一层轻纱似的金粉糁上了这草,这树,这通道,这庄舍。顷刻间这周遭弥漫了清晨富丽的温柔。顷刻间你的心怀也分润了白天诞生的光荣。‘春’!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春!’你那快活的灵魂也仿佛在那里回晌。”

油画的色彩被称为“感情的语言”。色彩美是油画最擅长的“特技”。徐志摩不仅给朝阳涂抹上最明艳的金色,也把田野、树林、通道、村舍都浸染上金色。“金色”是一种最辉煌的光泽色,更是大自然中至高无上的纯色,它是太阳的颜色,它代表着温暖与幸福,也拥有照耀人间、光芒四射的魅力。所以,徐志摩用金色表达了他对康桥初春散发出的朝气、生机而激动、欢悦的心情。观画者也在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金色中体会到满足、光耀与圣洁。

(二)魅丽春放 动态美

“伺候着河上的风光,这春来一天有一天的消息。关心石上的苔痕,关心败草里的花鲜,关心这水流的缓急,关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怯伶伶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铃兰与香草是欢喜的初声。窈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爱热闹的克罗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与雏菊——这时候春光已是烂缦在人间,更不须殷勤问讯。”

油画中对颜料,阴影的处理能突出景物的立体质感,从而使它们不是静止的、凝固的,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实物。所以,徐志摩笔下怯生生的小雪球飞了起来,欢喜的铃兰和香草发出了笑声,窈窕的莲馨和玲珑的石水仙舒展着四肢,还有爱热闹的克罗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和雏菊等等,所有景物仿佛都被马良的神笔点触,跃然于纸上。春天里的大自然本就是这般生机盎然,油画功底扎实的徐志摩一定会用最专业的笔法让每朵花儿生动活泼、逼真传神,从而使得它们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三)崇尚自然 点睛之作

“……有一次是正冲着一条宽广的大道,过来一大群羊,放草归来的,偌大的太阳在它们后背放射着万缕的金辉,天上却是乌青青的,只剩这不可逼视的威光中的一条大路,一群生物,我心头顿时感着神异性的压迫,我真的跪下了,对着这冉冉渐翳的金光。”

夕阳西下,一大群羊放草归来,落日的余晖在它们后背放射着万缕金辉。很快,神异性的金光直逼了过来,羊群渐渐变得透明,画中的作者连忙跪伏于地,不敢直视。

徐志摩用这幅油画作为“康桥之春”的结尾,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描绘风景了,而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

自古以来,有一种美丽总能轻易地逼人落泪,有一种力量总是能轻易地震撼人心。这就是孕育人类生命的大自然。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的科技突破了一个个未知之谜。人类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万物之主,不断地远离自然,甚至破坏自然。结果,终日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功名利禄层层包裹的人们越来越多地抱怨自己的生活苦痛、烦闷、拘束、枯燥。人类得“病”了。

针对这个病症,徐志摩给出了一帖药方——回归自然。“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在宽度上无限填充生命的内涵”。徜徉在康桥美景中的徐志摩用一幅幅图画告诉我们水的清、花的香、田野的辽阔、树林的幽静……人类只有重新融于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才能活出潇洒、活出精彩。

胡适先生曾说过:“徐志摩毕生的信仰追求是爱、自由和美!”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性灵的水墨康桥,还是明艳的康桥之春,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爱、自由和美的意义。我们也真正明白将三者融于一体的康桥不愧为徐志摩的灵魂归宿,心灵故乡。

徐志摩凭借着对康桥景物和康桥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切爱念,以画作文,不仅画出了康桥的骨肉皮,更画出了康桥的血脉与精气。今天,即使徐志摩早已乘风归去,即使康桥仍遥不可及,只要这篇散文的绘画美没有消失,康桥就会在读者心中永葆青春与魅力。

注释:

[1]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参考文献:

[1]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节选),语文读本(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施军.闻一多诗歌主张“绘画美”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2,(12).

(朱晓茜 安徽蚌埠坦克学院基础部 233013)

上一篇:试论文学创作中灵感的生成与获得 下一篇:徐俊国诗歌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