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相关问题的讨论

时间:2022-07-30 03:54:16

对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相关问题的讨论

摘要:本文以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论述为切入点,简要说明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意义和未来发展,并以此为背景探讨当下旅游纪念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典型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期望为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同仁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 设计 问题

1旅游纪念品设计概述

能够代表旅游景区特色、价格适中、包装精美、质量可靠的纪念品被称之为旅游纪念品,是通常旅客都会在景区带走的心宜商品。旅游纪念品能在旅客重回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留住美好的回忆,承载着旅客对景区的美好印象,还可以当做礼物,表示自己对亲朋好友的关心。合理设计的旅游纪念品除了能够实现本身的商品价值以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特色和代表性,让其他没有到过景区的人通过纪念品能对景区产生兴趣,心生向往。当前,旅游景区的纪念品种类繁多,但不同地区的景区旅游纪念品会出现雷同的状况,这就让旅客对纪念品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因此,旅游景区纪念品要想站稳市场,必须要结合商品价值、特色和纪念价值三大设计特点,那么如何创造设计出更好、更高品质的旅游纪念品成为现在亟待思考的问题。

2旅游纪念品设计存在的问题

(1)文化价值问题。旅游景区有着秀丽的山水和旖旎的风光,除此以外,不同特色的人文气氛和风土人情给旅客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然而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的景区纪念品并没有将这方面的文化价值凸显出来,这种设计问题在以食品类为主的旅游进纪念品中十分常见。因为饮食类的纪念品产量较大,但在食用过后就完成了纪念品的“光荣使命”,除了让人们的唇齿之间有余香回味以外,就没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了。因此,如何让旅游纪念品突出旅游景区的文化价值,并以长期保存的形式存在,成为了旅游记录品设计的主要问题。

(2)环保问题。有些景区的纪念品观赏性价值不菲,本身价格也走高端路线,像新疆的玉石、景德镇的陶瓷等,因为其高昂的价格,所以在产品包装方面也比较讲究。有些产品为了表现出纪念意义,会着重关注商品的包装,但旅客在购买或使用纪念品时,为了方便携带或使用便捷,通常会丢弃外包装,因此包装的保留价值并不高,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无法体现旅游这种绿色行业的环保性。

3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建议

(1)文化艺术的展现。要想让旅游纪念品的人文价值有所凸显,那么设计者应该考虑以文化艺术展现的角度为切入点着手旅游纪念品设计工作。以天津旅游纪念品X品牌酒业为例,本产品容器的材质和形状设计灵感来自于天津传统艺术“泥人张”,产品既能够展现出传统烧锅酒坊的制作特点,还展现出了天津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泥人张”抽象化处理的艺术手法是此品牌设计酒桶、筛酒篓、品酒勺等多种形状酒瓶设计的灵感。作为饮食类的纪念品,在品尝完后仍可以作为酒瓶或器具继续使用,展示的过程中还可以持续体现出天津的风土人情和特殊文化。

(2)注重环保因素的融入。为了让当代旅游纪念品环保工艺的功效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包装造型设计的减量化生产是十分必要的。而包装容量最优化目标的实现,则需要纪念品设计对旅游工艺品的造型和形态进行多次研究和创新,并付出十足的努力、投入足够的精力完成设计工作。除此以外,对于游客来说,纪念品的重量和占用的空间也是选购的重要衡量指标,减量化的包装设计可以减轻行李的空间和重量,购买的欲望和选择性也会有所提升。像山西平遥的纪念火柴就采用了纸质的火柴盒来进行包装,产品设计师在纸质的包装盒上简单地绘制了一些喜庆或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图案,就赋予了一盒火柴古色古香的美丽外衣,既环保又极具特色。小巧可爱的火柴盒不仅方便携带,更是承载并传播了平遥古城的迷人风韵,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得到了一致好评。

4对纪念品商品价值表达的重视

相对于一般产品而言,旅游纪念品的商品价值除了有使用价值属性以外,还应该具备旅游景区的文化价值,而文化价值属性应该融入到产品的商品价值当中。设计师在对旅游纪念品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针对性地对出产地和纪念品的特殊价值进行着重强调。以景德镇陶瓷为例,商家可以让旅客自己亲自参与到纪念品的制作活动当中,烧制前让旅客在自己的“作品”底部写下游玩的日期或是自己的姓名和座右铭,成品再作为专属纪念品出售。这种亲身参与、亲手制作的旅游纪念品能够杜绝雷同的旅游产品属性,还能够让纪念品的商品价值在品质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旅游景点或城市的文化特征通过旅游纪念品得到了彰显,因此,如何在保持纪念品文化属性的基础上,提升其商品价值和环保性成为了产品设计的关键所在。若能够解决这些设计难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提升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让旅客的放松之旅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魏丽英. 我国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趋势[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6)

[2]刘丽君. 旅游纪念品开发问题刍议[J]. 商业经济. 2009(14).

作者简介:石莉萍(1970-),女,汉族,甘肃临洮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西北历史与民俗文化。

上一篇:高职院校图书馆移动化学科服务体系构建 下一篇:产业化项目评价与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