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同庆 情怀有别

时间:2022-07-30 01:50:01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诸如“元宵放灯”、“吃元宵”、“走百病”等,元宵节还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可以结伴出来游玩,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市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宋代诗词当中有不少以元宵节为题材的,其中李清照的《永遇乐》、辛弃疾的《青玉案》是代表作品。下面就两首词的不同做一下比较。

一、主旨情感不同

这两首词作都写到元宵节的情景,但其着眼点都不在表现元宵节的文化,也不在描绘元宵节的内容,而是借元宵节的情景以表达各自的情感。

李清照的《永遇乐》有描绘当前元宵节的天气、时令,游人欢乐的情景,也有描绘自己当年自己赏灯过节的兴致极好的情景但表达的是她晚年的凄凉心情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辛弃疾的《青玉案》在描绘元宵节情景上浓抹重彩,把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夜晚有声有色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但这些都是为了突出“那人”与众不同的形象,而“那人”形象便是寄托着词人理想人格的化身,是词人借以表白自己政治上愿意投闲置散,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二、写法结构不同

李清照的《永遇乐》以元宵为聚焦点展开记叙,思路由今而昔再到今。词的上片表明元宵佳节的天气和时令,人们热闹过节的欢乐,说明她不愿与来邀的朋友外出游玩的理由,展现词人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词的下片进一步说明自己不去玩赏的理由,着重用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与当前的凄凉景象做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词人描绘今昔元宵节的情景的,目的是要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情。辛弃疾的《青玉案》全篇采用反衬手法,别具一格。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乍眼看除了渲染一片元宵节夜晚的盛况外,似乎没有什么独特之处,直到最后点出“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真正悟出: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都不是词人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孤独寂寞。

三、语言艺术不同

李清照的《永遇乐》语言表达上比较着眼微细情节。例如:那些“酒朋诗侣”驾着“香车宝马”“来相召”,被她以“岂无风雨”婉言谢绝了,“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些都是一些琐细情节,但就词人微细的叙述自己不愿于来邀的朋友到外面游玩,宁肯呆在家里听听人家笑语的情节,我们就已经体会到:其语似平淡而似平淡而实则沉痛至极,词人深沉的表现了自己历尽沧桑后的悲凉心境。

李清照的《永遇乐》语言表达上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一开头连设下三个疑问。第一问是在描述当时“落日熔金,暮云合壁”这样意境开阔、色彩绚丽的元宵夜之后,问自己在何处?第二问是在点出充满盎然春意的时令――“染柳烟浓”之后,先以听梅笛生“怨”转,再问自己还有多少春意可以享受;第三问是,在这样“元宵佳节,融和天气”之下,生发出“岂无风雨”之问。然而就是这些作者有意设置的疑问,足以让我们看到一个经历国事变化、饱受创伤的漂泊者晚年的内心活动。

辛弃疾的《青玉案》中所描写的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场面可谓无人能及。“花千树”比喻万灯齐放;“星如雨”比喻满天焰火;“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整夜狂欢。“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是描绘妇女们佩带着各种珠宝首饰,盛装出游观灯,在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里写的虽是古代闹元宵的情景,然而,我们读起来似乎也并不陌生,把词的上片用来描绘今天的元宵节夜景也非常贴切。而且,“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后人还用它来比喻学习、做学问的第二层境界:经过苦苦追寻,寂寞奋斗之后,突然获得惊喜的收获,足见辛弃疾遣词造句上的功夫。

附:李清照《永遇乐》和辛弃疾《青玉案》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碾金雪柳,簇带争清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窗儿底下,听人笑语。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一篇:关于口语交际的思考与实践 下一篇:在化学课堂中学生愉快的学,老师愉快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