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种国民认同角度解析法国国民身份认同建设困境

时间:2022-07-30 01:13:44

从两种国民认同角度解析法国国民身份认同建设困境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摘 要】作为共和主义的摇篮,法兰西一直为其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思想而骄傲,这也构成了法国国民身份认同的基石。然而,近几年来,在外来移民所引发的经济,社会,政治等问题的影响下,法国国民身份认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文化的归属性认同与政治的赞同性认同无法得到统一,国民身份认同建设陷入了困境。

【关键词】法国国民认同危机;归属性认同;赞同性认同;法国国民身份建设

法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移民国家,但是由于其二战后的一段时间内的鼓励移民政策以及以及其在非洲拥有的殖民地,使其拥有了大批的外来移民。其中来自其非洲殖民地的移民多为穆斯林,抵达法国之后,在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下,又繁衍出了现在为数众多的穆斯林种群。虽然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的影响下,法国曾一度紧缩移民政策,且中间伴随左政党的轮流执政,移民政策在总体上趋于紧缩,但是又表现出新自由主义的倾向。

一、法国国民认同危机的由来

在这些由移民发展而来的少数族群中,其中一部分未能很好的融入法国社会,而成为社会边缘人,进而构成了法国的不稳定因素。2005年,巴黎郊区发生的骚乱在短短一周内蔓延到全国。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其电视演说中表示,骚乱显示了身份认同的危机。在此之后,对法国国民身份认同的争论此起彼伏。除了内因之外,欧洲一体化的深入以及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等外部因素也使得法国的民族认同持续遭受着冲击。2009年11月,法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家认同大讨论”,核心议题是“什么是法国人”,话题涉及爱国主义、法兰西民族精神、民族主义、法国价值观、移民的社会融入与整合、伊斯兰教法国化、欧洲认同、全球化等等。当民族问题的讨论掺杂了政治,就往往使得社会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强硬的政治性措施会使得民族认同问题演变成不同民族的对立和极思潮的抬头,例如2010年底法国的驱逐罗姆人事件;而缓和性的经济激励措施却经常被相关民族所利用,既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同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2010年法国遣返罗姆人时曾给予“自愿遣返”的罗姆人一笔补偿金(成人300欧,儿童100欧)。但是,据北京时报报道 “许多罗姆人接受遣返只是权宜之计,他们领到补偿金后可以马上再坐飞机返回法国,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西方学者普遍将近代民族主义理论区分为公民民族主义(civic nationalism)和族裔民族主义(ethnic nationalism),由Hans Kohn 于1944年提出的概念。就法国而言,多数学者认为:法兰西民族是“由政治意愿界定的公民民族”,而德国是“由语言或族裔界定的族裔民族主义”。但是国内有学者认为法兰西民族经历了从公民民族到族裔民族的转化。而从国家认同的定义分析,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是个政治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要素(政治、文化、族群等)的评价和情感。笔者赞同国内学者肖滨对国家认同由两个方面构成的分析:国际认同和国内认同。国际认同是基于国家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国内认同是指在国际对国家认同的前提下,其范围内的各成员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感”。目前,法国面临的问题属于国内认同危机。国内认同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为归属性国家认可,即公民在文化上心理上归属于某个国家(对国家领土、历史、民族文化、同胞等的认可);二为赞同性国家认可,即对国家权力系统的认同(对公民身份、国家制度宪法等的认可)。可见,国民内部认同是由文化层面和政治层面结合的二元体。无论一国的主导民族主义是族裔或者公民,要进行国家认同的建设,都要结合两种民族主义。

二、法国国民身份认同的建设困境

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在大革命的平等、共和、自由的影响下,法国移民政策一直采取“共和同化模式”的国民认同,即自由人权共和作为法兰西宪法的基石是不容变更的,对于所有法兰西土地上的人民,都应该一视同仁。但是由于其他不同族裔群体的存在以及其固守的教义,使得这种法国本土的国民身份认同方式无法得到彻底贯彻,从而引发矛盾。其核心在于,共和思想的包容与慷慨在给少数不法的少数民族分子以可乘之机的同时也束缚住了法国政府的政策。当法国政府要出台紧缩政策,加强和捍卫国家的归属性认同时,赞同性国家认同却将受到质疑。例如2010年的驱逐罗姆人事件,其目的是减少少数不合法族裔在法国境内的数量,以此提升国家安全。但该事件却使得法国当局遭到了国际社会各方的严厉批判:法国政府背弃了人权宣言的基本道义。从而使得公民范畴内的国家认同受到了质疑。再如2004年法国出台的《禁带头巾法》,该法律旨在捍卫共和国纯洁性,并贯彻其政教分离的基本国策,促进伊斯兰教少数族裔对共和国基本价值观的认同。但是此法案一出,就遭到了世界各地穆斯林的示威抗议,而且法国政府还收到了来自伊斯兰教恐怖组织的威胁。

可见,原本应该是法兰西全体公民赞同性国家认同的共和主义却成为了建设归属性国家认同的障碍。而且归属性国家认可不能得到赞同性国家认同的保障,甚至使之成为少数族裔保护自身民族归属性的众矢之的。最终导致公民认同无法建立,族裔冲突日益加剧。如何在法国国民身份的建设之中更好的统一公民民族主义需要和族裔民族主义需要,是法国政府处理移民问题,缓和社会矛盾时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结语

宽容的共和思想主导的法国公民权利在《人权宣言》的保障下构成了法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基石,也成为了少数移民的族裔民族主义滋生的温床。然而同为共和思想的一部分,政教分离、自由、友爱的思想却没能被少数的伊斯兰教移民及后代所容纳,他们固守伊斯兰教封闭性、宗教非世俗性、自我完善性,仅仅认同了政治范畴中有利于自己民族主义生长的部分,却拒不接纳接受法兰西的文化方面的身份认同。这就造成了原本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与政治意识认同共存的国民身份认同二元体的分裂。如何在保有法国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思想的前提下,更好的维护法兰西民族的团结与实现少数族裔的融入是法国政府解决国民身份认同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宋全成.从民族国家到现代移民国家——论法国的移民历史进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2] 李明欢,卡琳娜·盖哈西莫夫.“共和模式”的困境——法国移民政策研究[J].欧洲研究,2003(04).

[3] 张荆红.社会边缘人:价值主导型的积极参与者——基于SS事件的分析[J]. 学习与探索,2011(02).

[4] Bbc中文网.希拉克:骚乱显示身份认同危机[Z].2005.

[5] 北京您早.法国总理称将继续遣返罗姆人[Z].2010.

[6] 黎英亮.论近代法国民族主义理论的蜕变——从公民民族主义到族裔民族主义[J].世界民族,2004(04).

[7] Gildea R.“Province and nation”, in Revolutionary France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8]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9] 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10] 宋全成.论法国移民社会问题[J].求是学刊,2006(02).

[11] 春风.法国收到恐怖威胁 称如不废止头巾禁令将遭袭击[Z].2004.

作者简介:尚慧(1990- ),女,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法国学。

上一篇:浅议农村“男娶女嫁”婚俗之变迁 下一篇:黔东方言区学习普通话之若干问题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