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反对学生拿手机

时间:2022-07-29 07:32:07

为什么反对学生拿手机

郑志强是舟曲县第三初级中学初二年级的班主任,他不止一次地处理过学生上课玩手机的事,郑老师所在学校规定: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

虽然学校有严格规定,但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甚至在上课时用手机玩游戏、上网或聊天的事还是屡禁不止。

郑老师说,他所带的班上学生用手机的并不多,只有十个左右,占全班人数的五分之一。用手机的大多都是来自农村的留守学生和县城里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有手机,但不带到学校,放学以后才用。

和郑老师所带的班一样,学校其他班学生大部分都是县城的,学校离家不太远,学生每天都回家,因此,大部分学生家长都不给学生买手机。而那些离县城较远的农村来的学生由于长时间远离家长,而且他们中大部分是留守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家长大多都给孩子买了手机。

对于学生拿手机,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除了浪费话费和影响学习外,没有任何作用”。这从很多学校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校规中可见一斑。

然而,学生却不这么看,在他们看来,用手机并不是为了打电话这么简单,而更多的是“赶潮流”和好奇心,因为在学生中,谁有了手机,就有了在他们眼里的一种“身份”,有手机的学生能体验到“手机微博”等新科技带给人们的新奇,从而在同学中拥有这一方面的“话语权”和谈资。

而农村地区的学生因为信息的闭塞,手机成了获取外面“新潮流”信息最方便的途径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用手机已远远超越了老师和家长认为的打电话这一最初级的功用了。

那些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方便联系孩子,而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更是如此,手机是他们和孩子沟通的唯一途径。给孩子买手机,除了随时可以联系到孩子以外,体现更多的是他们对孩子的担心和挂念,通过手机在一定程弥补了他们之间亲情的缺失。

郑志强说,从农村来的学生,拿手机是情有可原的,这样家长在外随时打电话可以和孩子沟通,掌握孩子的情况,可以安心地在外打工了。

对学生用手机的问题,大部分家长和老师都持反对态度,而反对的理由大多都基于“功用”,即,是否对学习有用这样的基础上来评价。大多数学校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也基本是这样考虑问题的。

“学生用手机弊大于利。”和大多数老师一样,郑志强在接受采访时也这样说。而得出这种结论的理由——分析问题的角度是:影响学习。至于如何影响学习,他们的回答是:“用手机上网,聊天,打游戏,这是浪费时间。”

就像大数多老师一样,郑志强老师也讲了一个例证,他说:有一天正在上课,忽然教室里响起了手机铃声,下去一查,发现是一名男生忘了关机,来了短信息。我将手机拿来一看,是有关谈情说爱的,还有一些视频,里面有很多不健康的图片和文字。

而另一种反对的理由是,“用手机上网学生会学坏”。因为现在手机网站上黄色、暴力内容的信息到处都是,经常接触这些信息就容易“走上邪路”。

从这样的角度考虑问题,其结果只能是“影响学习”。然而,学生考虑问题却不是这样,他们不是从“是否对学习有利”这样的角度去思考。

一位农村学校的学生说:“用手机与学习没有关系。”现在除了能看电视外,学生不能上网,也没有什么娱乐的事,玩手机只是为了娱乐,通过手机了解一下新奇玩意儿,闲了和同学发发短信,聊聊天。

在这位同学看来,手机只是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把手机作为一种娱乐的工具,让自己更“酷”一点,“与学习不搭边”。

这种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方法让家长和学生得出了两种不能相提并论的结论。就像在空间中不同方向的两条线,既不平行,也永远没有交点。然而,其结果却是,因为家长和老师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胜利。因此,无数学校里都成文不成文的规定,学生不能使用手机。

但这并不是说老师或家长错了。因为没有“交点”的辩论永远不会有胜利的一方。

上一篇:手机进校园:敢问路在何方 下一篇:高考保送生制度应该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