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探讨

时间:2022-07-29 03:00:45

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研究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 2013 年 1月~ 12 月在本院进行麻醉手术治疗的小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共50例。研究组的50例治疗时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的50例进行常规治疗给予静脉麻醉。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案,仔细观察两种不同类型的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研究组,并且具有较大的差异。研究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效果的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意义(P < 0.01)。研究组的平均麻醉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发现:七氟烷在临床小儿麻醉比静脉麻醉更加具有安全、苏醒时间短、诱导迅速的特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静脉麻醉;七氟烷;小儿麻醉;临床研究

关于七氟烷也叫做七氟醚或七氟异丙甲醚,是一种为含氟的新型吸入,主要在临床用于患者的全身麻醉,七氟烷的优势在于其对于人体的心肌收缩抑制作用微小,而且对心率的影响也不明显,儿科的患者的身体比较稚嫩,还在生长的旺盛期,而且小儿的鼻腔得通道一般比较狭窄,肺泡数量也仅仅是成年人的0 .1,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还未完全成熟,考虑到小儿的身体素质以及身体状况,小儿在采取手术麻醉方法上更加需要谨慎[1]。在本文中临床的研究组患者采取了七氟烷吸入来诱导麻醉的方式,对照组则采取传统的静脉麻醉方式,把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得出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麻醉效果更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了我院收治的自2013年1月~12月100例在本院进行麻醉手术治疗的小儿作为作为本文的临床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组群,每组50例。研究组50例患者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小儿的平均年龄为( 1.5±5.5) 岁;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静脉麻醉,小儿的平均年龄为( 1.5 ±5.3) 岁。两组小儿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50 例给予静脉麻醉,研究组的50例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的静脉麻醉的方法是:给予小儿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2min后对小儿进行气管插管,而且在手术中要继续使用瑞芬太尼、丙泊酚持续麻醉。研究组的小儿使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方法是:通过使用采用专用的挥发罐经面罩,通过吸入面罩给予小儿进行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仔细观察,小儿在具有的疼痛反应、睫毛反射反应现象消失后再给予维库溴铵静脉注射,同样研究组的小儿也在2min后进行气管插管,手术中也要继续给予小儿七氟烷吸入持续麻醉,不要长时间中断[2]。

此外在麻醉前的准备工作中,需要确保全部患儿在手术前都按照医务人员的嘱托禁食禁饮,医护人员依照医生嘱托按照常规给予小儿注射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3]。在此前提下完成手术前的准备工作,紧接着在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对患儿体征进行常规监测,检测的数据包括小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等。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比如要做好呼吸维持、循环再生和急救准备等工作。

1.3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次的研究笔者需要处理的信息采用了SPSS18.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数据采用(x±s)表示,对照组和研究组之间的比较采用采用x2和t检验方法分别对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进行检t检验,以 P < 0.01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小儿在使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后,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手术前后各个时间段小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都很稳定。小儿的麻醉时间是小儿进入手术室后到麻醉成功的时间,苏醒时间是小儿停止麻醉后到小儿睁眼的时间,这两个时间段研究组的小儿发生心动过缓、呕吐呛咳、低血压、分泌物增多等不良反应的例数仅为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则有14例不良反应的小儿。根据统计分析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8%。研究组的麻醉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

3讨论

通过临床研究可以发现研究组的小儿在使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后,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手术前后各个时间段小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都很稳定。而对照组使用传统静脉麻醉的方式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可见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需要谨记的是在使用七氟烷需要注意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医护人员需要较好掌握其操作方法以及对其浓度有较为熟悉的控制方法。如果在临床中操作使用不当则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损伤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重症恶性高热状况出现。实际的操作中如果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则医务人员必须马上停止用次物[4]。

临床使用的七氟烷也称七氟醚或者七氟异丙甲醚,是一种含氟类吸入型物。由于其呼吸抑制作用明显较氟烷者低,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比较小,过敏反应发生率极低。由于给予小儿麻醉具有较高的风险,并且使用物的作用又会个体差异而出现不同症状反应,所以临床使用的七氟烷可以更好的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麻醉应用上具有十分良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戴锦艳,方方,王焱等.七氟醚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2):1077-1078

[2]郭强.七氟烷与丙泊酚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状况[J].医学综述,2010,16( 15) :2364-2366

[3]朱士敏,严英,章明等.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麻醉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药,2010,17(10) :1384.

[4]金泉英.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的应用进展[J].上海医学,2010,33( 10):886-888.

上一篇:冠心病并高血压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下一篇:经络排乳配合物理疗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80例疗...